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走出作战协同的三个误区


■许正忠 史文丽

●自主协同不代表自由协同,临机协同也不是临时协同。

协同是联合制胜的关键。当前,部分指挥人员对作战协同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精确协同、跨域协同、自主协同的实现,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纠偏。

误区一: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后,再组织作战协同。指挥流程中,先定决心,后制定计划,再组织协同。实践中,不少单位依照指挥流程线性开展筹划活动。这种协同模式适用于单位内部协同和独立作战的情况,带有较浓的机械化作战思想,不是信息化战场作战协同的主要模式。信息化条件下,各军兵种基于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一体化联合作战,上下联动筹划已成为指挥的基本要求,单位内部协同、上下级协同、跨域协同已成为作战决心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军兵种间的支援和配合行动将直接影响本级作战目标选择和战术行动规划。指挥员定决心前需要与上级及友邻单位不间断沟通协调目标打击清单、毁伤效果、支援作战方式等事项。协调将是复杂的多方信息交流过程,信息接收与反馈周期较长。如果沿用传统协同模式,定决心后再向上级或友邻单位提出协同需求,往往会造成协同时机延误,协同计划对接难、落实难等实际问题。所以,协调时机应力争提前,须考虑其他军兵种部队的指挥节奏与时限要求。筹划中,在理解任务阶段,应全面分析作战任务、及时明确协同需求;形成构想阶段,概略设计协同行动、初步提出支援申请;拟制方案阶段,详细规划协同行动、正式提交支援申请;制定计划阶段,修订完善协同计划、组织协同动作推演。实际上,理解任务、判断情况、拟制方案、评估方案、定下决心、组织协同等步骤,从总体上看,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和时间上的前后区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步骤往往并行展开、交替进行、迭代更新,并不是条块分割,机械地依次展开。

误区二:组织跨域协同的主体是联指,而不是军种。一般认为,跨域协同涉及两个或多个军兵种部队,组织实施较为复杂,需要联指具体组织协调。实际上,联指是跨域协同的“母体”,军种才是跨域协同的“主体”。这是由跨域协同的特点规律决定的。战区联指,通常负责重大行动和主要方向的作战协同,很难有精力直接指挥、控制和协调各军兵种部队的作战行动。军兵种部队,是跨域协同的需求方,也是跨域行动的具体承担者和落实者。目标、时间、空间、效果等协同信息来源于军兵种部队,服务于军兵种部队,并由军兵种部队最终确认。在联指统一组织下,由军兵种部队自行开展协调活动,不仅能缩短信息流程、加速交流进程、提升协调效率,而且能确保协同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果事事向联指上报,处处由联指协调,无疑会延误战机,降低部队反应速度。未来作战中,战区联指负责跨域行动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宏观上掌控跨域行动,大量的、具体的协同事项主要由军兵种部队相互协商确定,并报联指审批。因此,应加强军种之间的横向关联,增强军兵种部队组织与实施跨域协同的能力。

误区三:自主协同临机组织,事先不需要周密计划。信息化条件下,战场态势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因此,有同志认为,计划协同已不再重要,自主协同才是未来战场“主基调”。不可否认,现代战场对作战协同的时效性提出很高要求,机械、呆板地按计划协同很难适应动态变化的信息化战场。但应清醒地认识到,计划是协同的基础,自主协同建立在预有计划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近距离空中支援主要通过召唤的方式进行,最快反应时间能缩短至半小时甚至数分钟之内。表面上看,召唤式空中支援临时递交申请、临机组织调控,似乎没有基于计划。实际上,正是源于计划的周密性,美军地面部队才能实时呼唤空中支援。有些召唤虽然事先没有列入正式计划,但在制定计划过程中,美军会针对战场突发情况,提前预置应急力量,提前赋予空中支援作战中心或战术空军控制组相应指挥权限来处理紧急情况。由此可见,自主协同不代表自由协同,临机协同也不是临时协同,没有周密的事先计划,临机协同、自主协同将难以实现。现代战场,大空间、大体系、大联合,力量多元、空间多维、行动多样,组织协同日益复杂,计划性要求越来越高。粟裕讲:“大兵团作战,是各种力量的比赛,等于一架机器一样,要全部开动,一个螺丝钉也不能有丝毫障碍,才能顺利地生产出好东西来。整个作战计划也像做一道算术题那样,一个数字错了,全盘都会错。”因此,要强化计划在自主协同中的“主线”作用,不断提升精确型计划拟制能力。应充分预想情况,提高计划的适应性;加强科学统筹,确保计划的周密性;简化处置流程,增强计划的灵活性。只有把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到了,把应对措施和方法都想全了,自主协同才能有保证,临机协同才能不慌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