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四月,春和景明。空军勤务学院内,空军首批聘用军事经济类文职人员刚刚结束中期考核,完成了“军旅人生”的考核首秀。翻开考核单,评定成绩让记者眼前一亮:参训学员合格率93%,优良率67%,先后有22人被评为训练标兵,18人被评为业务骨干。
一个多月前,他们有的是职场经验丰富的“70后”,有的是初出茅庐的“90后”,有的是“双一流”高校的高材生,有的是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一个月里,经过思想政治、军事训练、职业素养、岗位业务等方面的加钢淬火,他们从艰辛中体味“兵之初”的酸甜苦辣。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有了一个统一而正式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文职人员。
一堂体会交流课——
角色转变从“心”开始
“成为文职人员是我的一次新生。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更是炽热的情怀。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我感到文职人员名字里虽然有‘文’,族谱却姓‘军’,同样需要铸牢军魂……”
窗外皓月当空,“一朝为文职,终身为强军”专题党小组会现场,学员魏宇的一席话道出了自己的切身感悟。
去年3月,在中学任教的魏宇无意间看到林虎将军去世的消息。“飞将军”七十腾挪“眼镜蛇”,古稀之年酬壮志,林虎驾机搏长空的故事令他热血沸腾。“这辈子要当一名空军”的念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奈何早已错过入伍年纪,魏宇只好把遗憾深深埋在心底。
空军招考文职人员的消息一发布,魏宇兴奋地看到另一种加入蓝天方阵的可能,便毅然报考。经过艰苦努力,他如愿穿上“孔雀蓝”。
“我们入校第一课就是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强军战歌》。党史军史教育让我明白,作为文职人员,最重要的是从思想深处先‘入伍’,铸牢军魂,摆正姿态。”
魏宇的发言引发学员杨佐皓强烈共鸣:“以前总觉得‘家国情怀’这样宏大的词汇离自己很遥远,可出国留学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回想起在新西兰求学期间的那些瞬间,杨佐皓至今心绪难平,“个别人为迎合当地主流价值观而发表荒唐的媚外言论,反倒坚定了我回国报效国家的决心。”
3月份,安排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的第一次党日活动让杨佐皓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感悟。
“此次战役中,全体指战员冒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逐村逐屋激战、一沟一堡争夺……英雄的伟大业绩与日月争辉!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杨佐皓笔直站立在纪念塔前,将碑上铭文一字一句诵读。
一路走过,轻抚着塔下围廊里镌刻着的3万多烈士名录,脸庞上早已雨水泪水混杂,脑海中涌现出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的 “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浓云、细雨、冷风,阴沉的天气让碑身“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更显庄重肃穆。离开前,杨佐皓转身向纪念塔敬了一个利落的军礼。
第三党小组会现场,学员郑月秋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姓‘军’为战,担负着服务保障备战打仗的重要职责,虽不着戎装上战场,却同样是一名‘战斗员’。几堂政策法规教育课后,我慢慢掂量出‘文职’在打仗中的分量。”
入职前,郑月秋就职于某世界知名公司,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如何立足岗位把专业优势转换为对战斗力的贡献,成为她思虑最多的问题。
“军队和地方在财务制度上不尽相同,培训中专门安排职业素养提升和岗位业务基础专题授课,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衔接。”郑月秋谈到,“唯有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业务本领,才能更好地服务强军、保障打仗。”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培训通过政治教育强化军魂意识,帮助文职人员把思想这个‘大者’持稳,让转变从‘心’开始,引导他们在未来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空军政治工作部兵员与文职人员局局长俞旭龙说。
两次体能测试——
“蓝孔雀”换羽而飞
王超机械地迈着双腿,耳边传来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和剧烈的心跳声,仿佛再多走几步整个心脏就会跳出来。眼前红色塑胶跑道俨然像一片无法跨越的火海,白色的分界线交织成一张大网将他牢牢套住。他慢慢停下脚步,双手撑膝,额前豆大的汗珠接连滚落,抬头望向远去的队伍,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三公里摸底测试前,教员问有谁觉得自己跑不下来,在场竟有三分之二的人举起了手。“能不能单独跑”“可不可以不计时间”……千奇百怪的疑问顿时像炸了锅。
“你们是一个整体,掉皮掉肉都不能掉队!”教员一锤定音,大家只好硬着头皮站上起跑线。
“当时我刚跑三圈就喘不过气了,喉咙里泛起一股血腥味儿。”摸底测试时的尴尬让王超记忆犹新。
感受到体能训练下马威的还有军嫂马宁。作为军属,马宁早知道部队训练强度大,可总归没有亲身体验过。初到集训队,高强度的训练让她有些吃不消。仰卧起坐摸底测试的尴尬成绩无情打破了她的美好幻觉。
“我是军属,可不能在大家面前跌份儿。咋办?练!”马宁联系同寝室体能基础薄弱的战友,碰头一合计,当即决定组成“补差者联盟”。
“坚持一下,还有两个就合格了……”宿舍里传来雀跃的声音,记者闻声而至,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
刚开始没找到科学的方法,只能完成个位数,“联盟成员”便利用下课时间向教员请教训练技巧,掌握方法后回到宿舍加班训练。数量越做越多,动作也越来越规范。中期考核时,马宁已经可以一口气完成40个仰卧起坐。
王超也不甘示弱,发誓要摘掉“体能困难户”的帽子,一有时间就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奋力奔跑。
中期考核即将开始。王超踏上朝夕相伴的跑道,信心满满。听到信号枪“砰”的一声,瞬间同大家一起飞奔出去。可跑到第5圈的时候,曾经熟悉的无力感再次袭来,大脑一片空白,脚步也沉重起来。这时耳边传来战友加油的声音,王超定定神,想到自己的付出,想到战友的陪伴,浑身顿时充满了力量。他调整好呼吸,加大摆臂幅度,努力向着大部队靠拢。
“王超,加油!”距离终点还有100米,同行的战友向他大声喊道。
越过终点线,王超和战友激动地抱在一起,喜悦的泪水和汗水交错着,在阳光下显得越发晶莹。“倒要倒在终点线,笑要笑到领奖台,这就是军人最闪耀的意志品质。”王超兴奋地说。
三个养成细节——
“兵味”人生别样精彩
“嘟——嘟——”集合哨音响起,大家闻令而动,迅速整理着装到楼前集结。“不错,只用了一分半。”队长王子剑看着严阵以待的队伍欣慰地笑了。
时钟拨回到开训首夜,两声同样急促的哨音响彻走廊,却没能引起学员们多大反应。
“集合点名!”队长一声大喊让呆坐在床上的李萱如梦初醒。寝室内,大家开始手忙脚乱地穿衣服,迷彩裤、体能服……看见哪件穿哪件。总算列队带到俱乐部,抬头看到队长铁青的脸,低头瞥见自己混搭的军装,李萱稍稍安定下来的心瞬间又凉了半截。
来之前,李萱以为自己的任务是学财务专业知识,没料到培训却是从作风养成点滴开始: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被子要叠成“豆腐块”,甚至毛巾都要捏出一条棱儿……自己是来当会计的,又不是现役,为什么要用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
李萱个人的疑惑,代表着不少学员的心声。
学院党委对此却有不一样的思量:姓“文”先姓“军”,文职的每个岗位都和军队建设紧密相连,良好的作风养成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素质,更有助于战斗力的提升。慢慢地,切身可感的变化让学员们体味出学院党委的良苦用心。
代金龙入职前是个地道的“拇指一族”,对他而言,没有手机的日子简直是灾难。可真当手机不在身边他才发现,真实世界的美好并不比方寸屏幕展现出来的少,与战友交谈时产生的愉悦、共同训练后得到的满足,远超过掏出手机刷无可刷后的阵阵空虚。
王丹丹一度曾将“年轻人的夜是用来熬的”奉为行为指南,一边熬着最长的夜,一边抱怨着萎靡不振的精神。如今规律的作息让她告别了繁星璀璨的夜空,迎来了六点初升的朝阳,收获着一整天抖擞的精神。
感触最深的还数李萱。“走路挺胸抬头”“见人大方问好”“干活麻利果断”,她这样总结受益颇深的3个养成细节。
曾几何时,这位“慵懒”姑娘信奉“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内向腼腆的个性更是让她鲜与生人交流。
岗前培训的历练让李萱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一次路过军容镜,偶然瞥见镜中挺拔的自己,虽然变黑了也瘦了,但更重要的是变自信了。”李萱兴奋地和记者分享,“我发现自己走路时变得抬头挺胸,手臂开始不由自主地擦裤缝线,做事更果敢专注……自己慢慢培养出了和军营的默契,头发梢里都冒着‘兵’味儿。我忽然明白,这才是‘军人’应该有的样子。”
上图为空军勤务学院正在组织文职人员战术训练。窦 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