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革命前辈诗词中的血性


■程静倩 张 峰

战斗力的生成离不开我军广大官兵坚定的信念、过硬的素质、英勇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胸怀使命、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血性品格更是我军战胜强敌的制胜密码和精神利刃。品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作品中讴歌的我军官兵的血性品格,依然是激励广大官兵的强大精神力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殊死搏斗中,毛泽东写下了许多展示红军将士血性品格的诗篇。“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以轻松的笔调讴歌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同时也令我们不难体会出“敌军宵遁”背后的血性精神,因为这场战斗,红军以两个连的兵力战胜了四个团的敌人。“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正是有了英勇红军“跃过”“直下”的一往无前的血性战斗,闽西革命根据地人民才迎来了“分田分地”的翻身。而“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词句,则以如椽巨笔描绘了人民军队壮气撼天的血性气概。在反“围剿”的词作《渔家傲》中,透过“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词句,我红军战士那种排山倒海、战无不胜的血性精神令人怦然心动。

没有血性,就没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赞歌;没有血性,就没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信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以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六言诗篇赠送彭德怀。读到诗作的彭大将军则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无论是彭大将军还是红军战士,那种威风凛凛的血性都在他们的身上英勇地彰显。想到第五次反“围剿”时彭德怀描写团村战斗的诗歌,一种充满血性的豪气扑面:“猛虎扑群羊,硝烟弥漫,人海翻腾,杀声冲霄汉。地动山摇天亦惊,疟疾立消遁。狼奔豕突,尘埃冲天;大哥未到,让尔逃生!”

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陈毅率领红军转移到粤赣交界的梅岭一带。在敌人的围困搜索中,潜藏在草丛中的他做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准备,写下了血性豪迈、气壮山河的诗篇《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作者的耿耿忠心和诗作的浩然正气何等动人心魄!

“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青年朱德以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的血性追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作为八路军总司令的他,以“愿与人民共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家国危亡看子弟,河山欲碎见英雄”等诗句,表达自己和广大抗日军民誓与日寇战斗到底的血性与豪情。他的20多首高扬抗日救国旗帜、洋溢着英雄气概的诗篇,血性偾张,气势磅礴,脍炙人口,如“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苦战三年春复秋,河山还我慰同仇。他年痛饮龙江外,长戍边疆卫九州。”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的噩耗传来,悲痛万分的他以“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的诗句,讴歌左权将军的英雄气概,盛赞左权将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血性。

早年就投身革命的刘伯承在诗歌中这样表达他青年时代的血性:“壮志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国难未纾,敌寇未灭,吉鸿昌的就义诗血性、悲壮、豪迈:“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聂荣臻回忆平型关大捷的诗句:“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战马,殷殷热血固金瓯。”读之,我抗日健儿的血性气概扑面而来。徐向前在回忆响堂铺战斗的诗歌中,以“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扑天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的诗句,赞美我军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血性。

强军兴军需要有血性、能担当的勇士。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佳作,为今天的军人锤炼血性留下了红色基因。我们应永葆红色基因不变、革命气节不移、英雄豪气不减、精武强能不懈,从革命前辈的诗作中汲取强大力量,激荡起横刀立马的豪气、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宁死不屈的骨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