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携手共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徐  琳

曾经,驼铃阵阵回荡在广袤戈壁,云帆点点高张于苍茫碧海;而今,汽笛声声响彻亚欧大陆,港口座座点亮沿岸繁华。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埃塞俄比亚有了首条高速公路、塞内加尔的村落通了卫星数字电视、埃及阿斯旺沙漠充足的阳光变成了珍贵的电力、孟加拉国帕德玛巴瑞村结束了几十年没有电的历史,马尔代夫不仅有了跨海大桥,还跨入了4G时代……

近6年来,从亚非拉到欧洲,从加勒比海到南太平洋,来自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的170多份合作文件,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全新理念的魅力;近6年来,从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一个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各种思潮暗流涌动的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为何能赢得如此广泛的支持和响应?因为“兼济天下”的情怀,因为“有容乃大”的胸襟,也因为美好生活的全新可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情怀,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理念与实践的真实写照。不断发展的中国,要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也要以天下为怀,努力为世界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于是,便有了“一带一路”倡议。

在全球治理体系演变历程中,“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既“新”在发展理念,也“新”在由发展中国家提出。因其“新”而不乏质疑,然而,也正因其“新”,让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因为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实现国家繁荣的艰辛,也深知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和渴求。

如果说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加入是为了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那么对发达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同样也意味着机遇和潜力。

今年3月,习主席出访意大利期间,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了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意大利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孔特说,“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坚信这将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潜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一带一路”开放包容,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更不是关起门来搞“中国俱乐部”,只要各国有意愿,都可以参与进来。惟其如此,才能让各国携手,共同发展。

从理念到实践,在近6年的时间里,一片片热火朝天的工地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一张张满是笑容的脸庞述说着沿线民众满满的获得感。为什么“一带一路”广受欢迎?或许,正如巴拿马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埃迪·塔皮尔罗所言,因为“那将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