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古镇长歌


■栗振宇

古榕翠竹,清流石桥,亭台院落,曲径通幽。

70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年关迫近,年近六旬的戏剧家欧阳予倩带着家人同事,从广西昭平县城一路辗转,终于停步在黄姚镇前。

丛峰环抱间,这个小镇几乎是突然映入眼帘的。天空如此清澈,一如从古镇中缓缓流过的江水。穹宇之下,青砖石瓦构成的房屋错落有致。弯曲狭长的青石板路上,人们从容地忙着各自的生活。即使是这个春天,当我同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讨会的几位同行来到黄姚的时候,古镇的这种淡定与祥和,依然让我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小镇。1944年5月下旬,日寇占领衡阳,离衡阳不远的桂林顿时告急。当时活跃在桂林的一大批文化名人紧急转移疏散。史料记载,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有近万名同胞因战乱来到黄姚,其中包括欧阳予倩等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

黄姚历史越千年。但1945,对黄姚来说,注定非同寻常。

行李终于放下了。住房虽然拥挤简陋,毕竟有了落脚的地方。可是,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眼前这个风景如画的古镇,又怎能让欧阳予倩等人摆脱心中的牵挂与忧思呢?

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最紧要的就是,尽快让《广西日报》昭平版复刊。

就在两个多月前,在中共地下党员张锡昌的倡议推动下,疏散到昭平的陈绍先、欧阳予倩、莫乃群、千家驹等人,排除重重阻力,于1944年11月1日创办推出了《广西日报》昭平版。在创刊号上,张锡昌满怀激情地写道,这份报纸“应是桂东南的号角,也是桂东南的子弟击败日寇的精神武器”。

《广西日报》昭平版面世后,很快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基调,得到了民众的热情拥护。然而,仅两个多月后,日军就迫近昭平。报社不得不休刊,于1945年1月27日迁到黄姚镇。

黄姚虽然偏居一隅,相对安全,但毕竟是一个仅有3.6平方公里左右的小镇。这么多人的突然到来,给小镇带来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而此时要迅速展开一份报纸的复刊工作,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广西日报》昭平版在创办之初,原本就是在艰难中硬着头皮撑下来的。报社工作人员后来回忆,从昭平疏散时,印刷工人翻山越岭,把笨重的平版印刷机运到了黄姚。到了黄姚后,常常晚饭的米要到中午才能弄到,其他物资的紧张程度自不待言。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仅过了不到半个月,8开油印的《广西日报新闻摘录》就于2月7日推出。随后,3月5日,《广西日报》昭平版正式复刊。

随着复刊和发行量的增加,《广西日报》昭平版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报纸上刊载的文章,特别是持续刊发的态度鲜明的社论(在正常发印的210天中,共发表206篇社论),在桂东地区逐渐成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和腐败、唤起人民团结抗战的战斗号角,并被国民党特务攻击为“莫斯科《真理报》桂东版”。

今天,《广西日报》昭平版的每一期报纸已经永远镌刻在岁月长河。它们记录了历史,也被历史记住。那一篇篇文章就像一颗颗镶嵌在新闻纸上的珍珠,它们的光芒曾经照亮了敌后桂东地区的茫茫黑夜,在无数读者心中洒下革命的火种。而今,它们依然闪耀着光彩,让人感受到岁月沉甸甸的分量和不曾消散的温度。

作为媒体人,当我徜徉在黄姚的街头小巷,思绪总忍不住飘向70多年前的那段时光,努力想象当年前辈同行在这里的生活情景。

作为《广西日报》昭平版迁到黄姚后的主要负责人,欧阳予倩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老实说,我们除了一两个人真正干过报馆工作,其余可以说都是外行,何以能把这个报办得不错呢?第一是大家意志纯洁,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便造成了纯洁的空气。第二情绪的和谐,因为作风民主,一切公开,所以和谐。第三集体的精神。不要说大家的事,大家讨论,分工合作,就是一篇短文,有时候也大家来商量,谁都可以改谁的文章……所以说我们这11个月的共同生活,是真正的精神合作”。

可以想见的艰难,并没有在此留下多少空间。让欧阳予倩先生念念不忘的,还是大家“真正的精神合作”。事实上,这样的“精神合作”还不止在《广西日报》昭平版。

紧挨黄姚镇的大门,坐落着一个明清古戏台。1945年春节,红灯笼、红对联,还有振奋人心的标语,让古戏台在新年里焕发出浓浓的新气象。演出的节目非常丰富,欧阳予倩的女儿欧阳敬如还表演了独唱《卢沟桥问答》《铁蹄下的歌女》《日落西山》等革命抗日歌曲。

在那段时间里,除了编印《广西日报》昭平版,欧阳予倩等人还创办了黄姚中学,在镇上设立了图书馆,开设了妇女识字班,举办过画展、影展等多次群众性艺术活动。可以想象,这些新生事物以及背后活跃的众多知名文化人,在这个寺观庙宇、碑刻牌匾等古迹随处可见的古镇,曾经掀起的是一番怎样的文化景象。

俄罗斯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作家都必须不间断他们的事业。这事业是先辈们传给他们,同时代人托付给他们的。”这段话,用在生活在黄姚的欧阳予倩等人身上,简直生动极了。山河破碎的民族苦难,不仅没有让他们屈服,而且源源不断地涌起文化创造的力量。即使是暂时偏居黄姚,他们的心依然牵挂着战火燃烧的大地,他们的声音依然在远方回响。他们是文化的斗士,灵魂深处的歌者。他们的存在,让偏远的黄姚没有在文化和精神上沉寂,而且迎来了可能是近千年来最为耀眼的年华。因为,一种充满青春热情和战斗气概的新文化精神,在这里光芒四射。山水中的黄姚,由此注入了不屈的风骨,尽染了新的文化光彩。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广西日报》昭平版于9月30日被迫休刊。报社迁走了,曾经在黄姚呐喊与歌唱的人们也陆续离开了。他们的前方,是新中国成立的曙光。

今天的黄姚,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古朴典雅,如同一位长寿的老人,朴实平和地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然而,就像余光中先生的诗句——“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今天的黄姚依然能让你在点滴之间,感受到那些灵魂歌者的匆匆步履,和一种在苦难中高高耸立的人格与精神。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