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护士姐姐”到“护士奶奶”,解放军第903医院护士长朱亚坚守护理岗位32载——

青春芳华这样走过


■本报特约记者  罗正然  通讯员  宋德宝

又是一年花红柳绿,又是一年草长莺飞。在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奋战在全军医护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们。

——题  记  

前些日子,解放军第903医院骨科病房住进来一位小朋友。跟往常一样,每有新的病人进来,护士长朱亚除了日常护理之外,总要上前嘘寒问暖、拉拉家常。言谈中,病人家属得知她年过五旬,于是让小朋友亲切叫她一声“护士奶奶”。

乐观开朗的朱亚,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从军校刚毕业时的“护士姐姐”到“护士阿姨”,再到“护士奶奶”,不觉间,她已在护士岗位度过32载芳华。

有人对朱亚坚守护理岗位看不懂,认为选择转业会比现在潇洒,选择转岗会比现在轻松,为何要将人生最美年华献给平凡的护理岗位?这些道理朱亚自然是懂的,她也有过彷徨,但随着时光流逝,她已与平凡岗位融为一体,官兵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官兵。

“稽妈妈,稽琪还好吧……”元旦期间,朱亚给一位妈妈致电,言语间洋溢着暖暖的关切。在这样的时间节点,给这位妈妈打电话问候情况,对朱亚来说已持续了整整20年。

1998年底,朱亚所在科室转来一位特殊的病人,他就是在九江抗洪前线多次晕倒、每次从昏迷中醒来又扛起沙包投入抢险战斗的抗洪英雄稽琪。大家还以为他是疲劳中暑,实则已是脑瘤晚期。那时,稽琪刚从原南京军区总医院做完手术,来朱亚所在医院主要是接受术后康复治疗。

当时有专家认为,稽琪的生命只能以周计算了。面对这位特殊病人,身为护士长的朱亚和同事扛起延续战友生命的使命。根据医嘱制订了详细的亲情化护理方案后,朱亚挑选了4位亲和力较强的护士组成特护小组,从擦身、喂饭、服药到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康复锻炼,无不细致入微,让稽琪充分感受到部队医院的温暖。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经过朱亚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稽琪康复情况良好。如今,朱亚对病人的牵挂依旧在持续,组织上对朱亚的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因护理工作表现突出,当年朱亚荣立三等功。

“做护士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和一双温暖的手。”朱亚常说,每名病人都不容易,他们有病痛折磨的痛苦、家庭事务的烦恼,身为护士,不能只是程式化地送医送药,还要将一份待病人如亲人的炽热真情送到就诊人员的心坎上,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

据医院领导和医生反映,32年来,朱亚贴心服务帮助病人的感人故事几乎天天都在发生。

元旦之后的近20天时间,杭州地区雨雪交替,朱亚担任夜间护士长总值班。老护士长陈琴试探性地问朱亚,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朱亚也敞开心扉回答:“你可能以为我会说后悔,可我还真没有后悔过。”

陈琴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朱亚的“逆向选择”让人捉摸不透。1994年,一道重要的选择题摆在朱亚面前,部队医院精简整编正在裁员,身边一些同事趁此向组织提出转业申请。医院领导也找朱亚谈话,为在裁员重编后提升医院护理水平,想选送几名优秀护士去浙江医科大学高等护理班学习深造,她在其中之列,问她愿不愿意去。

如果此时提出转业申请,从此可进入省级机关工作,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如果去浙江医科大学学习,完成三年学业回到临床一线成为护理骨干。朱亚想,在单位裁员减额的情况下,组织还把自己留下来,说明单位需要自己,身为党员在选择之前要先想想组织的需要。于是,她毅然打起行囊去学习深造。

1997年7月,朱亚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到医院后,被安排在急诊科。相对于其他专科病房而言,这个科室面对的病人病情危重、类型复杂、抢救紧急,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还要具备扎实的急救技能。

朱亚不将岗位当负担,而是将其当作救急救危的重要平台,每完成一起危重病人的抢救,她都要详细记录病人症状表现、抢救实施流程、护理注意事项,通过不断积累,汇总整理出的《急诊危重患者分析及护理对策318例》,被《解放军护理杂志》刊发。

有人感到,护士这个岗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无非就是打针送药。每当听到这样的言语,朱亚总是快言快语驳斥,那是对护士职业的浅层认识。虽然从事护理工作32年,但在朱亚眼里,这个平凡岗位也是座不可触顶的高峰,工作到老就要学习研究到老。

朱亚坚持把每个护理环节做精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病痛。她善于从普遍现象中寻找规律,注重把护理难题作为提升护理质效的突破口。一次查房,她得知一名患者在术后输液中出现心率异常,两名护士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给患者输液。朱亚立即找来值班医生,了解到用药正常,患者出现的症状可能与术后护理有一定关系,但具体原因也说不清楚。此事成了朱亚的一个心结,激发了她研究攻关的责任使命。

她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开展对诊疗技术及疑难杂病例护理方法学的研究,撰写的《个案追踪法在骨科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术后管理中的应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提高压疮高危患者防护质量的临床研究》等科研论文,为临床护理及护理教学提供了参考借鉴。她还参与了医院“野战急救护理技能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应用”等课题攻关,研究出的PICC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填补了医院空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