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讲好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中心见闻


■本报记者 吕德胜 彭 况

15日在京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邀请亚洲47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实现对亚洲国家的全覆盖。到会采访的记者中,境外媒体记者就有380余人。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大会新闻中心里,记者也通过一些细节,见证了发生在这里的文明对话。

通往新闻中心的过道两侧,展板上精美的图片吸引了不少记者驻足观看。“文明印记”版块,柬埔寨吴哥窟、韩国昌德宫、东帝汶土著传统建筑、塔吉克国家公园……亚洲各国不同特色的文明一一呈现;“美丽中国”部分,各地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各领域辉煌的建设成就跃入眼帘。图片无声,似在默默诉说着亚洲不同文明的历史,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图片长廊尽头,体验区已排起了不短的队伍,来自各国的记者可以根据两块屏幕上的不同背景,选择“与北京合影”或者“与亚洲合影”。

来自尼泊尔记者协会的雷姆·巴哈德尔选择了长城作为照片的背景。“长城是中国的一个象征,如果有时间希望能够到实地参观。”拿到打印好的照片后,雷姆接着询问志愿者有没有白塔寺的背景。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显得有点儿失望。雷姆说,白塔寺内的白塔是元朝时由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设计的,是中尼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互动区,京彩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记者们提供了国画创作、玉石盆景制作、软陶制作等体验项目。国际广播电台的伊朗籍记者穆吉塔巴·普亚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番国画创作。他说,中伊两国文明中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伊朗著名的细密画在发展过程中就曾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的“营养”,伊朗历法中的新年就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和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过的诺鲁孜节其实是同一天。

既然大会以“文明对话”命名,来自各国的记者自然免不了一番“互采”。

“虽然北京不少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但对胡同的保护也在加强。”来自希腊的记者乔治斯,从小就来过中国很多次,对北京的胡同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中希两国在文明保护和开发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合作的地方。这次回国前,他准备买几对文玩核桃,带回去给朋友们“盘一盘”。

记者发现,和穆吉塔巴·普亚一样在中国媒体工作的外国人,并不在少数。他说,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有一个半小时的波斯语广播节目,自己和其他“老外”同事的工作,就是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更准确地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阿联酋中阿卫视驻华首席记者、来自埃及的馨玥,身材高挑,样貌出众,曾参加过中共十九大和全国两会报道,还在《汉语桥》节目中担任过出题官,在中国收获了不少“粉丝”。在新闻中心,馨玥也成为不少媒体采访的对象。馨玥坦言,自己在中国能够感受到和平的诚意、开放的诚意、对话的诚意。她表示,自己从事的是“连接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工作”,“我得做好每一次节目,让中东地区的人们了解最真实的中国”。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