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工圈


■闫孟卓 候乾震 曾梓煌

体量小、起点低、基础弱的以色列军工,缘何在几十年时间内突飞猛进,实现“弯道超车”?下面,就让我们追寻两家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发展故事,探索他们的制胜密码——

借鸡下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发展的生动诠释。

作为以色列历史最悠久的军工企业,建国后,IMI主动承担起为军队生产基础型武器装备的重任。然而,国内资源匮乏、技术基础薄弱,他们最终选择了“引进-改进-研制-出口”这一捷径。

当时,以色列与西方国家打得火热,获得不少“前辈”的倾囊相授。1956年,以色列通过与比利时FN公司合作生产火炮,和芬兰泰普勒公司合作生产迫击炮,在解决部分装备需求的同时,还获得了偷师学艺的机会。尔后,以色列又相继采用外商资本注入、外商联营等方式,加强与国外军工企业的合作,IMI迅速迎来发展的“春天”。

“借鸡下蛋”并不意味着完全“山寨”,而是找到掌握核心技术的“密码”。第三次中东战争前,以军装备的主战坦克都来源于西方国家。不甘心被“牵着鼻子走”的IMI,下定决心要自主生产一款新型主战坦克,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IMI根据以军的实战需求,确立了“以防护为基础、保护乘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随后,他们用当时已有的M48、百夫长等坦克的底盘制造了大量样车,用以验证研发团队的设计思想。

1979年,梅卡瓦1型坦克正式交付以色列陆军,首次作战便创下以微小代价击毁19辆T-72坦克的战绩。

“成功的秘诀是不仅要学会抓住机会,更要懂得如何选择机会。”如今的IMI,早已成长为闻名世界的军工企业,研发生产的乌兹冲锋枪、“山猫”火箭炮等武器在军贸市场上炙手可热。IMI的成功,只因它坚持了一个观点: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突出重围。

绝处逢生

一次次跌落低谷后,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上演了一出出“绝处逢生”的好戏。

1953年,IAI创建时,只有一座维修机库及不到70名员工,研发水平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公司发展一度陷入“冰点”。

1967年的一天,“破冰”契机悄然而至,埃及导弹艇发射多枚“冥河”导弹,击沉了以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创了海战史上“小艇打大舰”的奇迹。

其实,早在“埃拉特”号事件前,IAI就已经开展反舰导弹项目的研发工作。事发之后,以色列海军意识到反舰导弹的潜力,立即要求IAI加速研发。

压力催生动力。不久后,“加百列”导弹很快诞生并列装部队,在后来一场海战中创下击沉对方5艘军舰、自身无一损伤的纪录。同样被“逼”出来的,还有著名的“幼狮”战机。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空军战机只能寄望于IAI。IAI对法国达索公司的“幻影”3型战机进行反复研究,又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大量先进发动机的图纸,最终在1973年首次放飞“幼狮”,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不被逼上绝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苍鹭”无人机、“加百列”反舰导弹、“巴拉克”防空导弹……身处强敌环伺的地缘政治环境,“孤注一掷”的IAI,用一件件“招牌”产品不断“破冰”,为以色列军工发展立下卓越功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