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壮写英雄的意义

——王昆长篇非虚构作品《六号哨位》读后


张俊平(鲁迅文学院教研部教师、评论家):2019年第二期《十月》杂志在头题刊发了王昆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六号哨位》。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知道,王昆一直在写小说,而且写得很有自己的风格。王昆是近两年来迅速崛起的军旅作家之一。他是特种兵出身,擅长写特战题材,曾经出版过长篇小说《我的特战往事》《终极猎人》和《UN步兵营战事》等。2016年,他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很关注他的创作,看到他接连在各种重要刊物上发表小说,为他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在他略显不羁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坚毅的文学之心。

虽然多少有点意外,但我又觉得,王昆是非常适合写作“非虚构”的。在我的印象里,王昆其实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我一直都很难想象,王昆是如何有板有眼地在静室里端坐,面对着电脑一下一下敲出那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精力颇为旺盛的他不是在出任务,就是在准备出任务。在酷寒高原、边远山区、密林深海中穿行,对他而言就是家常便饭。走得多,见得广,又时刻保有对所到之处的乐趣,虽然身在路上,而内心并不匆匆,眼睛里便多些笃定和从容。非虚构写作需要的毅力和见识,他都具备。为了写《六号哨位》,他对一级战斗英雄韦昌进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从北京乘高铁到济南,还要坐一段火车,再转一段汽车,才能见到这位采访对象。我喜欢这样深入腹地、有一定难度的采访体验,或许只有走到离大城市更远一些的地方,才能够采集到真正鲜活的素材吧。”可以轻松徒步数十公里的王昆,有的是脚力和韧劲。

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六号哨位》饱含了王昆追求真实性的极大努力。为了获得第一手和全面的资料,他从主要人物韦昌进入手,多方求索,勾连点面,从北京到山东,再到当年的战争一线,从人物访谈到战争遗迹、战士手记,在时空的转换中一点一滴拼贴出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图景。为了高度还原111高地上可歌可泣的战争场面,他根据采访对象的口述,比照着地图,凭借着自己军事地形学的知识,绘出双方战略布防图,架构起整部作品的骨架。胸中有丘壑,笔下自然有乾坤。《六号哨位》不仅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也是一部可以让读者“放心”的非虚构力作。

《六号哨位》是典型的大情怀、小视角。王昆接触到这个题材也是缘出巧合。虽然早就知道韦昌进,王昆决定对他“一探究竟”还是出于网上一次关于英雄的讨论。韦昌进为英雄正名,王昆为英雄立传,在这一点上,二人有着相同的信念和难得的默契。看过王昆的作品就知道,他怀揣着深厚的英雄情结,向英雄致敬是他一贯的写作立场。曾经看过王昆的散文《只有真正的特战队员才能看透生死》,在他的笔下,特战队员们只看生前事,不计身后名,以向死而生的勇气忠诚捍卫责任与使命,如此方为真英雄。《六号哨位》便是如此,以韦昌进、成玉山、吴冬梅、张泽群、李书水、张元祥等为代表的中国军人,面对战争和生死的考验,以源自心底的那份朴素的家国情怀和血肉之躯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国门防线,无愧于军人的天职,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当战争的硝烟散尽,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战场回归家园,从战斗英雄到普通人,王昆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英雄不应该被忘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一如他所说,“无论是曾经坚守6号哨位的那些勇士,还是所有战斗在自己阵地上的浴血官兵,抑或是我这个外入的采访者,每个人都对那些捍卫祖国尊严的生死历程饱含一种无比强烈的神圣感。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些散落民间或立于高台上的英雄们,都仍然默默无闻,继续坚守着另一种属于自己的6号哨位——为了祖国,勇于牺牲,时刻准备付出一切”。

为了集中塑造6号哨位上的英雄群像,王昆以小视角切入,将目光集中在韦昌进、成玉山、吴冬梅、张泽群等几名普通战士身上,故事时间压缩在一个月之内,围绕111高地的争夺战,将战斗场面的惨烈、人物内心的活动、战士各异的性格一一呈现给读者。其中大量的细节描写,读来如在眼前。

《六号哨位》是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也有触动人心灵深处的和弦。作品的第二部分收录了部分战士的战地日记和书信,这些朴实无华甚至略显稚嫩的文字记载了一代青年的青春、爱情和抉择,历经三十多年的时光洗涤,带着沉静和温和的力量,碰撞我们的内心,也激引着我们的思绪。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人物的情感世界,王昆自始至终保持着一个非虚构写作者的“操守”。他无意渲染,也不追求阅读刺激,他要做的只是静静地呈现,用深沉的情绪和克制的笔调带领我们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

我始终记得王昆在《六号哨位》的采访手记里提到的一个细节。在那场战争中被打掉双腿膝盖骨的战斗英雄李书水,因伤残复员后一直在老家务农。得知王昆前去采访,特地陪同他和韦昌进去坐落在滕州的烈士陵园凭吊昔日的战友。凭吊结束后,车子送他到村口的小道,这位满脸沧桑、立过一等功的老兵,“双腿膝盖僵直着,却麻利地跳下车去,向我们挥挥手就转身大步离去”。这远去的潇洒的背影,同韦昌进不忘初心、三十年守护烈士遗属的事迹一道,传递出厚重的人生意义。

唯英雄能本色,时代呼唤这样的英雄!

何鸿(《重钢报》记者、青年作家):“在前沿阵地上,六号哨位像一个拳头前伸着,最远的趴伏点距离敌人8米……”读完《六号哨位》,我竟也“眼眶湿润,一股豪情在身体内左右奔突”,很久没有读到这样过瘾的非虚构作品了。掩卷默立,心绪翻滚。

王昆在皖北农村长大,后来参军入伍考取军校。19年来,他当过步兵、工兵、炮兵、特种部队伞兵、登陆艇上的水兵。王昆曾在一篇创作谈里写道:“我是个啥环境都能活下去的人,所以我不累。”可以说,正是因为心态豁达,王昆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醒与冷静。他的写作时间不长,作品却呈喷涌状态。自2014年开始,在连续创作出《我的特战往事》《UN步兵营战事》等军旅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之后,王昆又将视野投向被时间冲洗得泛黄的历史角落,去书写那份寂寞的坚守,去寻找那份不变的精神。

“‘今天的炮火有点不同寻常。’韦昌进对一同回到洞内的战友吴冬梅说。放下冲锋枪,韦昌进伸头看了看洞外,整个阵地就是火光与硝烟的世界、钢铁与焰火的海洋。天空中全是炮弹飞舞的声音,炮弹滚滚而来,像巨雷一样炸响。就连堑壕两侧工事上的工字钢也不甘寂寞,它们轻快地翻卷着,然后在空中崩裂,接着狠狠地砸向阵地。”三十年前那场艰苦战斗,随着王昆颇具张力的文字徐徐展开。青春与热血,泪水与欢笑,一个个战士具象而真切的面孔与尘封已久的历史场景都鲜活起来。高地、使命、硝烟、哨位……王昆笔下的韦昌进、吴冬梅等,这些经历了血与火战斗洗礼的一等功臣,他们都来自普普通通的家庭,有着朴素的情感、平凡的梦想。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中国军人,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地用热血和生命守护了脚下的疆土、祖国的尊严。

“最危险的就是六号哨位,那个地方距离敌人太近了,洞也小。”王昆叙述的主线锁定在六号哨位上那些年仅十七八岁的新兵。面对敌人凶猛的冲锋,凭借生命内在的智慧、胆识和勇气,他们一次次赢得生死对决,最终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从整体上说,《六号哨位》是一部典型的非虚构作品。但非虚构作品在故事情节的转承、人物关系的连接等方面也需要恰当的虚构处理,比如战场中战士们的交谈、阵地上虫子的鸣叫等等,肯定存在虚构的成分,但这是合情理的,可以给人阅读信任。王昆在细节处理上如此得当,可见其多年一线带兵人的阅历优势。

这部作品也给我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在非虚构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虚构”自己的“故事”,这体现的是一种写作自信。当今时代,中国正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言而喻。越是发展,越是需要思维的冷静、文化的自信、精神的饱满。在《六号哨位》中,我发现其中饱含一种精神力量或者说是文化生命力,它正是来自于写作者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与“六号哨位”一样,中国文学也需要一场战斗,在“虚构”中打出“非虚构”的炮火硝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