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老将“弃赛让位” 小将“上阵折戟”


■陆军某团二营六连指导员 徐 杨

前不久,团里组织示教作业比武。按理说这是高手之间切磋本领、普通官兵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可是在我们连队却出现这样一个极端现象——

各专业推荐上报参加比武的教练员全是初级士官,教学经验丰富、示教能力强的老士官一个都没有。

“连队要摒弃‘凑尖子’的做法”“要培养新人,多给年轻同志机会”“已经过了那个抛头露脸的年龄”……谈起“弃赛”的原因,老士官们的理由几乎一致,也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连队初选时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课堂上某专业教练员、下士小王显得非常紧张,眼睛始终盯着课件上的文字,授课内容既没有案例拓展,也没有互动延伸,一堂专业示教课变成了“朗读课”。其他几名教练员的示教情况,也大同小异。

“我这能力差得太远,让大家当我的陪练,实在过意不去……”课后,小王不断向连队官兵道歉。小王的一番话也引起我反思:给年轻同志压担子也要视情况而定,像示教作业这样高端的教学活动,还应当让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员上。否则,不仅听课的教练员学不到真本领,授课的教练员也会失去信心。

“还得找几个老士官打打样子,做做标杆。”我和连长把专业骨干集中起来,讲清示教作业的意义。同时,本着优中选优和培养新人的原则,我们决定以新老结合的方式推荐教练员参加上级比武。

新闻点评A面

压担子,要考虑肩膀的承重力

■陆军某团机械运输连副连长  谢啸天

压担子、给任务是培养年轻同志尽快成长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依情况而定。比如担子太重,他们能不能吃得消?任务很急,他们能不能干得好?前进需要步跟步,成长更需实打实,如果不由分说地把任务“打包”给年轻官兵,很可能适得其反。

万物生长有规律,人才培养讲科学。“赶鸭子上架”只会越赶越乱,“拔苗助长”也只会越长越虚。当前部队装备更新换代快,实战化训练标准要求严,贸然让底子薄、技术弱的年轻同志“扛大梁”,而不考虑他们肩膀的承重力,很可能会乱中出错,既打击年轻官兵的自信心,也会使部队战斗力打折扣。

新闻点评B面

“老将出马”有讲究

■陆军某团二营六连指导员  徐 杨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是基层带兵人常说的一句话。每逢大项任务来临,让老将出马,确实能让人放心。可是老将频出马,小将“坐板凳”,长此以往,人才队伍便会青黄不接。

小将什么时候出阵,老将该怎样护航,这是个需要带兵人仔细拿捏的问题。根据年轻官兵的能力和任务性质合理搭配,既能让他们努努力够得着,也防止因为难度太大“折了戟”。老将护航也有讲究,既不能当“贴身保姆”,更不能当“甩手掌柜”,在确保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激发年轻官兵的潜能,实现人才培养步步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