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


■张士涛 江 勇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

军事医学研究院近70年的创业史,就是军事医学科研事业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把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熔铸在“姓军为战、强国为民”的不朽丰碑上。

当前,军事科研体系已重构重塑,军事科研“航母”正扬帆启航。驶出新时代的“强军航迹”,我们更加需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培养和锻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的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闯大漠,驻戈壁,义无反顾;冲爆心,踏毒海,舍命前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论是远行归来的莘莘学子还是名扬四海的科学精英,无不心甘情愿地抛家舍业、隐姓埋名,用赫赫军功、铮铮铁骨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使命的担当、对道义的坚守。启航新时代,我们要始终把科学报国作为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核,教育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科技兴军的伟大事业之中。

创新不易,引领更难。从在西方国家严密封锁下艰难起步,到领衔国际科研合作计划;从搭茅草棚做实验,到拥有世界领先的蛋白质组学科研平台;从“神农尝百草”式的药物筛选,到建立完备的“三防”医学救援体系……军事医学科研人员以敢为人先、矢志卓越的创新实践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站在新起点,我们要坚持把引领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尺,教育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勇立高科技的时代潮头,干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业绩。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面对亲朋、同志们的不解,老专家宋鸿锵反问:“一个人做了工作非要受到社会承认吗?农民种出的粮食,是不写他们名字的。”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一代代军事医学科研人员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流俗所扰,锲而不舍,默默耕耘。

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继续把淡泊名利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教育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攀登世界高峰与坚守精神高地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力量融入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