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工圈

点评军工圈里的人和事


本期观察:张少波 向 远 姜 涵

困 境
突 破

困 境

“以生产T-34坦克著称的乌克兰马雷舍夫工厂宣告破产!”近期,这则消息一经公布,就在全球军事爱好者中掀起了波澜。

作为乌克兰最大的坦克制造商,数十年来,马雷舍夫工厂承载了乌克兰人的骄傲。二战时期,从马雷舍夫工厂开出的数千辆T-34坦克,碾碎了纳粹德国的防线,为打败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昔日成就今后或将只能用来回忆。近年来,有着辉煌过去的乌克兰军工企业接二连三地破产或被兼并,其中不乏有黑海造船厂这样的“老字号”。这不得不让世人发出感叹:难道马雷舍夫工厂的悲怆谢幕只能算是这一颓势的延续?

翻看马雷舍夫工厂的发展史,我们从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上世纪90年代,廉价、实用的苏制坦克着实让马雷舍夫工厂在国际市场风光了一段时间。可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买家纷纷调头转向更先进的欧美和俄罗斯坦克市场,此时的马雷舍夫工厂仍习惯于躺在“功劳簿”里吃大锅饭。雪上加霜的是,国内订单也寥寥无几,马雷舍夫工厂陷入了订单不足导致产能不足、产能不足又导致没有订单的死循环。以至于,当美国大张旗鼓地宣布愿意出3倍价格购买一辆由马雷舍夫工厂生产的“堡垒”坦克时,他们认为那点资金犹如撒胡椒面,根本不够确保生产线运转。最终印证了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马雷舍夫工厂的倒闭,对世人来讲只是一声叹息,但对军工企业来说,值得深思。

如今,乌克兰军工产业已然千疮百孔,关键技术工艺普遍落后于西方。或许,马雷舍夫工厂的破产,只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块,如果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尽快设法自救,乌克兰军工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还将继续。

突 破

如果说马雷舍夫工厂的破产,引发了世人对乌克兰军工业前景的担忧,那么金刚石·安泰公司的成功突破,或许能让人看到俄罗斯军工业的另一番景象。

说到金刚石·安泰公司,很多人脑海里也许会立即浮现出它的“作品”:S-400、S-500等防空导弹系统。在2018年全球军工企业排行榜中,它“杀”进前十,在全球军火市场出尽风头。

没有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得来的,金刚石·安泰公司也不例外。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本就霸占防空导弹领域宝座的金刚石和安泰这两家“兄弟”单位落户到俄罗斯名下。单从规模上看,算得上“家大业大”。可惜,都是烂摊子,管理混乱、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下降……

一开始,俄罗斯试图让它们自己养活自己,哪承想一些心术不正的企业管理层人士玩起了“空手套白狼”,造成大量国有资产落入个人腰包,不仅没能保持军工潜力,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组织结构,让产业链进一步“坏死”。

经过这样的大起大落,俄罗斯把眼睛瞄向欧美,希望通过学习别人的合并重组经验,挽救这两大军工企业。

2002年,金刚石和安泰公司宣布全面合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爆出丑闻——为争夺联合企业的领导权,各军工厂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2003年,金刚石·安泰公司新任CEO热门人选克里莫夫在自家门前遭枪击身亡,案件至今未能查清。显然,这些被硬“捏”到一起的联合企业,内部矛盾重重。但这并没能阻挡金刚石·安泰公司前进的步伐。

面对欧美等市场的不断挤压,同时还肩负着拱卫俄罗斯空天责任,金刚石·安泰不得不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一刀切”政策,甩掉工作低效、技术过时的“包袱”,积极聚焦主业,最终守住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或许,对于俄罗斯而言,重现苏联时代的军工辉煌,正成为新的梦想,也在不断激励着俄军工业前行。毕竟“战斗民族”不仅仅是一个传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