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有困难,找晓磐”

——优秀退役军人、河南省临颍县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陈晓磐坚守基层纪事


■王士刚 本报记者 杨明月

有些时候,陈晓磐看上去不像一个老兵。

他在皇帝庙派出所的值班宿舍,以及皇帝庙乡大袁村警务室的卧室,看上去都有些凌乱:开封的、没开封的药盒堆满墙角的纸箱,桌子上随意摆放着摊开的书籍和笔记本。

陈晓磐确实是一名老兵。2000年,有着11年军旅生涯的陈晓磐转业后成为一名警察。对此,他感到幸运:“一是因为公安系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我们更容易适应。二是岗位虽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不过,基层民警琐碎繁忙的工作,让他这名老兵有时无暇顾及生活工作环境的整洁与有序,但那身军装赋予他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本色,在他身上,从未褪去。

8000多枚“连心结”温暖村民的心——

“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在大袁村村委会对面的警务室,墙角堆放着两辆破旧的摩托车。

“那都是被我骑坏的。”陈晓磐对记者说,“现在我已经不骑摩托车了。要是还骑,估计你就看不到我了。”

陈晓磐没有开玩笑。记者采访当天,当地气温达30℃,但是他仍穿着一条保暖裤和一条秋裤。在他平时住的最多的皇帝庙派出所宿舍内,记者看到过一把地摊上买的橡胶锤子,后来得知那是陈晓磐在腿部疼痛难忍时捶腿的。

2005年,按照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下沉”的工作部署,陈晓磐从临颍县看守所副所长调任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兼任大袁村驻村民警。他负责的大袁村警务室管辖14个自然村,有1万余名村民,社情复杂,纠纷、案件、上访不断,是全县治安的“老大难”。为了全面摸清乡情、村情,陈晓磐把辖区8948户的11029处院落全部走访了一遍,采集信息9万多条,拍摄照片36000多张,制成电子地图输入电脑。乡间路难走,陈晓磐的交通工具就是那两辆现已报废的摩托车。因为长期在户外骑车,他患上了神经性面瘫和严重的关节炎。

“在部队冬天下河挖河道比这苦多了。”从看守所舒适的办公室到村里简陋的警务室,身体上的“磨砺”陈晓磐还能忍受,他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上门走访时连村民的门都敲不开”。

“基层民警除了要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基层治安,还要做服务基层群众的贴心人。”为了走进村民的心坎,陈晓磐想到一个办法,制作了8000多枚“连心结”给村民一一送去。一个中国结模样的“连心结”,正面是“警民一家亲”的字样,背面印有陈晓磐的名字和手机号码。陈晓磐告诉村民:“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一开始,村里没人拿这个小小的“连心结”当回事,直到有一天半夜,大袁村一位孕妇出现临产征兆,但她的丈夫和公公都在外地,家里只有患病的婆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拨通了陈晓磐的电话。没想到,陈晓磐立刻联系村干部一起找车,连夜把孕妇送到县医院,等到第二天早上孩子出生后才离开。

慢慢地,村民们发现有困难只要找到陈晓磐,他都会耐心给予帮助。“有困难,找晓磐,找到晓磐不作难”,也成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的口头禅。

200多名留守儿童的未来牵动他的心——

“我们要做的比公益事业更大”

“你别录音,我一看到你录音就紧张。”

很难想象,能和村民们有说有笑、打成一片的陈晓磐,面对记者时却像一个寡言的农民——他的外貌看上去更是如此,面容黑瘦,颧骨凸出,面颊凹陷。因为患有神经性面瘫,他说话时嘴角总是不自然地向右扯开。

但在采访中聊到一个话题时,陈晓磐会变得滔滔不绝,甚至说出了几句豪言壮语。

“我们不是做公益,我们要做的比公益事业更大,要从根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因为“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的存在,陈晓磐有这样的底气。来到大袁村后,村里200多名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的状况,让刚刚当上父亲的陈晓磐忍不住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放学后和寒暑假期间,孩子们经常在村里乱跑。如果他们不慎走上歪路,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2008年11月,陈晓磐联合辖区的6个村委和5所学校,捐资成立了“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他自己先拿出几千块钱,并动员辖区的爱心人士,为温馨家园捐助了投影仪、电脑和20套桌椅。

“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的运行模式,是在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将他们集中起来,由老师或志愿者带着他们做作业或开展各项活动。当时村里手机上网还不方便,学生们也可以用活动室的电脑和在外务工的家长进行“亲情视频”。

在陈晓磐和大家的努力下,温馨家园不断获得捐款、捐物资助,还有许多大学生或志愿者定期来支教,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以前我们学校的成绩排在全乡倒数,现在每门课程在全乡都能名列前茅。”大袁村小学校长田宏彦说,不少曾经的问题儿童如今都考上了大学。

14年扎根基层践行“小警务大作为”——

“群众说好的人,才是最有出息的人”

“下沉”到皇帝庙派出所和大袁村14年来,陈晓磐的荣誉接踵而来: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15年,他受邀参加“9·3”阅兵,登上了观礼台。2017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受到了习主席接见。

2011年,曾当过两年兵的张晓昂来到皇帝庙派出所任副所长。和陈晓磐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张晓昂对羡慕陈晓磐满身光环的妻子深有感触地说:“你不要羡慕人家,他的那些荣誉是实至名归。你知道他为了工作,牺牲了多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2005年,因为陈晓磐长期待在大袁村,回市内家里的时间太少,工资又总有一部分捐了出去,他的爱人因此产生误解,一度提出了离婚。他的儿子,刚学会说话时嘴里整天喊着“二八”“二八”,家里人一直不明白。直到孩子能够表达清楚了,才知道原来陈晓磐每次回家都坐28路公交车,孩子就把“二八”和爸爸联系起来,每一声“二八”都在表达对爸爸的想念。

陈晓磐自感对家人亏欠很多,但他有自己坚守的信念。“别人说我‘冒傻气’的时候,我也会想自己这么拼命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但这么多年和群众打交道,我认定,群众说好的人,才是最有出息的人。村民说,还是当过兵的人好,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好,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去年,陈晓磐还拿出了自己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的5万元奖金,设立了辖区“身边好人”评选基金和“留守儿童温馨家园”关爱基金,倡导群众树立好村风和好民风。

如今,大袁村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零上访和一般刑事零发案,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村民们还特意把“进村头出巷尾法润百姓促和谐,小警务大作为情融万家保平安”的对联贴在警务室门口,以表敬意。

“把群众的心聚到一起,让他们过上平安幸福的好日子,就是我的期望。”深扎基层十几年,陈晓磐把他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和共产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都付诸在自己平凡又不平凡的工作中。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

图一:陈晓磐2015年参加“9·3”阅兵观礼时留影。

图二:陈晓磐看望大袁村的留守儿童。图片由作者提供  

制图:张  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