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公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上接第十九版)

轮到伙食改善的日子,他不舍得吃盘里的五花肉,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五花肉挑拣出来,装进事先备好的饭盒里,带回家给妻子吃。为了节省花销,他经常穿亲友的旧衣服。为了照顾妻子,他放弃了厂里保送进修的机会。2006年,妻子又患上膀胱癌,从此小便失禁。从那时起,王世所每天要洗20多块尿布,给妻子倒尿袋,从无怨言。这么多年,妻子没得过一次褥疮,没穿过一件脏衣服,没挨过一次饿。清贫的家虽简陋,却被丈夫打理得干净整洁。

真爱创造奇迹,王世所的悉心照顾让妻子病症明显缓解。1990年,妻子全身肌肉已经萎缩,只有右手能活动。由于承担不起长期按摩治疗的费用,王世所偷偷学艺,每天给妻子按摩。日复一日,妻子萎缩的肌肉竟然被推按开,恢复了一些活力。现在她可以坐起来,头部也能活动,有人扶着甚至可以勉强走几步。就这样,王世所用坚守书写着丈夫的责任和担当,用纯朴的真情树起孝老爱亲的榜样。

王世所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502 王红伟

王红伟,女,汉族,1975年1月生,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溪浪口村村民。

为照顾年迈母亲和年幼侄子,王红伟用瘦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她放弃婚嫁全心在母亲身边尽孝,给小侄子以母爱,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诠释着人间挚爱。

王红伟原本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2008年5月,她的哥哥意外身亡,留下年幼的侄子嗷嗷待哺,嫂子也一蹶不振,全家人的生活变得拮据窘迫。王红伟一边忙着8亩旱田里的庄稼,一边照顾悲痛欲绝、未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的嫂子,还要安抚年迈的父母。短短几个月,王红伟原本110斤的体重减到只有80多斤。嫂子难以承受丧夫之痛,离家出走,留下了只有7岁的侄子,王红伟主动承担起照顾侄子的责任。2013年,她的父亲也离开人世,家中就剩下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侄子。王红伟暗下决心:即使终身不嫁,也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照顾好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王红伟多年来把照看母亲摆在第一位,细心照顾老人起居。每天一起床,就给母亲梳洗、做饭,忙完地里农活回来,打扫家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她对母亲的爱与付出,让老人慢慢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

经历了家庭巨变的侄子时常生病。一次半夜,小侄子突发高烧,王红伟带着孩子连夜赶到医院,确诊是小儿手足口病,需要住院输液治疗。王红伟日夜陪护、寸步不离、悉心照料,直到侄子恢复健康。多年来,瘦弱的她练就了强大的内心,人生历练让她变成了“生活的万能手”。这位孝顺、有责任心的姑娘,用自己朴实的付出诠释着人间最真挚的爱。

王红伟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

503 王晓旌

王晓旌,女,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工作部部长。

11年来,她将非亲生子女视若己出,悉心照顾多病父母、高龄公婆和丈夫前妻年近九旬的母亲及继父,以无私付出温暖着3个家庭。

她用真爱温暖着大家庭。11年前,王晓旌第一次到丈夫家时,她就决定要给这个沉闷的家带来温暖。为改变家里的气氛,她便召集全家开了个会:“咱们是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以后无论谁回家都要和大家打招呼,离开家3天以上,回来要和家人抱一抱。家里人生病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其他人起码要问候他3句话。”在她的努力下,家庭氛围越来越好,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她无私地温暖这个家,也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她上班最远,单程也要一个半小时,赶上刮风下雨的时候,父子俩就会一起打着雨伞去公交车站等她。

她用真心把孩子培养成才。王晓旌对孩子真心相待、视如己出,把孩子的学习和冷暖都放在心上。她变着法子为孩子做可口饭菜,有机会上街就给孩子买新衣裳,既不因孩子早年丧母而娇纵溺爱,又对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身心发育关心备至。为让孩子出国留学,她卖掉早期自己单位分的房子,给孩子支付出国费用。

她用真情侍奉着3家老人。2017年,王晓旌年近八旬的父亲第三次脑梗,住进重症监护室。她为父亲联系医疗护理和康复机构,将母亲接到自己家照顾。父亲康复后,她把父母家重新改造装修。家在南方的公婆喜欢摄影和旅游,每逢学校寒暑假,她和爱人睡沙发、打地铺,或者到自己娘家居住,也要腾出卧室邀请老人来北京住几个月。考虑到爱人前妻的老母亲和继父最不容易,一到周末,她就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饭,还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带过去;逢老人过生日、老家来亲戚,她热情招待。

王晓旌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荣获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04 王皓锦

王皓锦,男,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32523部队四级军士长。

结婚10年,面对父亲的病痛、任务的召唤,王皓锦与妻子克服“四地三家”的现实困难,患难与共、以孝为先。他与妻子一道勤俭树仁德,共建“最美家庭”。他用铁肩担起人间的大义和大爱,用忠诚的坚守诠释军人特有的孝道。

王皓锦从小就体恤父母,主动替家里分担脏活累活,十分懂事孝顺。工作后,他总是把每月的大部分津贴和工资拿出来补贴家用。结婚后,他与妻子同尽孝道、共渡难关,把3个家庭经营得充实幸福。王皓锦父母生活在安徽界首,岳父母家在宁夏中卫,而两人的小家在江西南昌,多地分居的生活没有磨去这对年轻人对彼此的忠贞和对家人的真情。

2009年8月,王皓锦父亲因为股骨头恶化坏死,住进医院。当时部队演习训练任务很重,王皓锦正在执行任务。得知父亲的病情,王皓锦心急如焚,让妻子带着两人仅有的6000元积蓄,当晚匆匆赶往医院。

2010年,父亲突发脑萎缩精神障碍,病情严重时,连续几天都不肯睡觉,几度想跳楼轻生。正当王皓锦匆忙请假准备回家探望时,上级一纸急令调他去抚州唱凯堤抗洪抢险。妻子主动安慰王皓锦:“对父母的这份孝心我替你尽到,你只管在前线抢险救灾。”王皓锦含泪奔赴抢险一线,妻子带着俩人一年来的全部积蓄和岳父岳母资助的装修款,赶回老家救治父亲。夫妻俩一人在病床前照料老人,一人在前线抗洪救灾。抗洪任务结束后,王皓锦拖着疲惫的身体马不停蹄赶到医院,日夜不休、寸步不离地守在父亲病床边,待父亲病情好转后,才敢睡个踏实觉。

生活中,王皓锦也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遇到走失的老人,他帮着寻找救助;遇到落水的儿童,他二话不说下水救人;遇到突然晕倒的群众,他毫不犹豫冲上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王皓锦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505 王鹏

王鹏,男,汉族,197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曲阜市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纪检监察员。

王鹏多年来细心照料因患病卧床不起的继母,直到她安然离世;耐心陪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让老人快乐幸福;抚养呵护遭遇家庭变故的妻侄,身体力行坚守着“孝老敬亲、正风齐家”的良好家风。

1997年,王鹏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为让父亲得到更好的陪伴,王鹏提议并鼓励父亲再找个老伴儿。父亲和继母在2000年重新组建家庭,王鹏待继母如生母,一家人其乐融融。2011年,继母突然因严重的糖尿病引发脑梗死、心梗、肾动脉狭窄、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身体每况愈下。2013年到2015年间,王鹏带着继母奔波辗转于济宁各大医院,花费近20万元做心脏搭桥、肾动脉介入等手术,不惜花光全家多年的积蓄。他节衣缩食、四处借钱,仍然不遗余力地为继母求医问诊。2016年,继母突发脑梗出血瘫倒在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王鹏夫妇在床前悉心照料,喂药喂饭,洗头洗脚,伺候大小便。每天睡觉前,王鹏都会陪老人聊天,帮她按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学习空暇,便坐在奶奶身边,给她按摩萎缩麻木的手脚。2018年7月,老人安然离世,王鹏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

在继母病重时,王鹏的父亲于2014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每天念叨着回尼山的老家。然而,多年前由于修建尼山水库,父亲儿时的老家早已经不复存在。王鹏便带父亲走遍尼山镇所有的村庄,想尽各种办法让父亲找到他“想象中的老家”。2019年5月6日,王鹏下班回家发现父亲又不见了,心急火燎地沿着那条父亲熟悉的路足足追了30里,终于找到父亲。王鹏说:“我小时候顽皮跑丢了,父亲也是这样找我的。相比他老人家对我的付出,我做得太微不足道了。”

2016年,王鹏9岁的妻侄因家庭变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鹏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辅导作业。闲暇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述古代名人的励志故事。3年来,有了王鹏的陪伴,孩子从沉默寡言渐渐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506 王满福

王满福,男,汉族,1969年10月生,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镇河南坡村村民。

王满福面对因妻子瘫痪导致的家庭变故,不离不弃,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继子抚养成人,用19年的坚守和担当演绎着人间真情,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父亲、好丈夫。

王满福父亲离世早,家里兄弟多,一直没有成家。2000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三岔镇河南坡村的张改改。张改改的丈夫之前因为车祸去世,留下她和3个孩子,当时最大的5岁,最小的只有2岁。王满福与张改改相识后,决定做个上门女婿,他想,只要两人齐心合力,日子还是有奔头。

2005年,张改改在一次外出中遭遇车祸,导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看着3个不懂事的孩子,王满福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个家必须靠他支撑下去,一旦他选择退缩,3个孩子连同这个家庭就彻底完了。那段时间,除了照顾妻子,干好地里的农活外,他还要靠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大儿子又因意外不幸离世,这让张改改更加沉默寡言。在遭遇一次次打击后,张改改最终没能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撇下一家人撒手而去。料理完妻子的后事,两个孩子问王满福:“爸爸,您不会离开我们吧?”看着一脸稚气的孩子,王满福哭了。他说:“傻孩子,有谁会舍弃自己的孩子呢?我一定会供你们上学,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坚强的王满福一个人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背煤、拉土、打零工,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去干,只为多挣点钱,让两个孩子完成学业。开家长会时,王满福经常听到老师的表扬,说孩子积极上进,又团结同学。王满福看到孩子都很有出息,自己感到非常自豪。2018年,二儿子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小儿子去了服装厂上班。王满福说,终于能给九泉之下的妻子一个交代了!

王满福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07 王震云

王震云,女,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退休干部。

47年不离不弃,王震云用无私母爱抚养脑瘫儿子成人成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守和陪伴,帮助儿子实现五彩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她含辛茹苦,抚养孩子慢慢长大。1972年冬天,王震云的小儿子出生时因窒息缺氧造成脑瘫,导致运动神经与语言受损。有人劝她放弃,但她却坚定地说:既然我生了这个孩子,就要用一生的陪伴照顾好他。从此,王震云就成了医院常客。由于孩子身体虚弱,王震云一次次将奄奄一息的孩子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她四处求医,听说青岛崂山有位大夫有新疗法,她就抱着儿子前去求医;得知白俄罗斯有位名医,她就托人用俄文写信寄过去……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但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咬牙坚持。她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放弃。”在她细心呵护下,儿子像顽强的小草渐渐长大。

她耐心教育,培养孩子渐渐成才。在儿子四五岁时,王震云观察到孩子虽行动不便,但思维能力正常。她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几个星期。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孩子10岁时跨进学堂。王震云一直留意儿子的心理变化,经常用张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迹鼓励他。小学以后,王震云便在家中教孩子功课。在她超乎常人的不懈努力下,儿子完成了初中、高中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她发现儿子喜欢阅读,便购买大量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分享感悟,几年下来翻烂了6本字典。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儿子已发表180多篇(首)作品,出版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150首诗歌汇编的诗歌集《路,远方》。作品《我要飞翔》荣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优秀歌曲奖,2009年被新疆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儿子在《母亲》一文中写道:我的母亲平实而又坚强,她虽没有坚实的臂膀,也没有力拔千钧的超人力量,但用伟大的母爱扛起了我的全部世界。

王震云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508 元旦才项

元旦才项,男,藏族,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峨堡镇黄草沟村三社牧民。

元旦才项20年如一日,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赡养着两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元旦才项用20年时光诠释人间大爱。提起他,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难得的好青年。

1998年, 元旦才项得知村里哈乐、伦多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无人赡养,便带上面粉、清油等生活必需品去探望。当他看到老人睡在冷炕上,吃了上顿没下顿,随即产生要照顾两位老人的想法。元旦才项家并不宽裕,他向妻子说出想法后,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元旦才项夫妇去接两位老人时,老人起初说什么也不肯给他们添麻烦。夫妻俩没有就此作罢,而是每天按时给老人送饭菜,顺便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看着元旦才项夫妇两边奔走,十分辛苦,两位老人觉得过意不去,元旦才项说:“从过来看望你们的那天起,就已经把你们当作家里人了。”在夫妻俩再三坚持下,两位老人正式走进元旦才项家,成为他最牵挂的亲人。

自从两位老人搬来后,元旦才项夫妻每天为他们梳洗、做饭,把火炕烧得热热的,费尽心思改善老人的生活。老人偶尔有个伤寒感冒,夫妻俩更是端水喂药、揉腿捶背,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压,不久相继失明。元旦才项一再叮咛妻子:“老人没有儿女陪伴已经够苦的了,不能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从此,他们对两位老人更是百般呵护。遇上晴好天气,就陪老人在草原上散步;遇上雨雪天气,就陪老人在屋里聊天说笑。

每当牲畜转场时,元旦才项都会让妻子留在家里照顾老人。2011年,元旦才项家的牲畜转场前往青甘两省的边界处,由于连日下雨,他担心牛羊有损失,只好让妻子和他一起守护在牧场,暂时雇人照顾两位老人。这一守,整整守了半个月。他实在惦记家中老人,心急如焚,不顾山大沟深、路面湿滑,决定步行回家。他在大雨中一路摔跤一路奔走,一天一夜终于赶到了家。

2018年,98岁的哈乐老人因肺心病等多种疾病,躺在床上不能自理,元旦才项夫妻不分昼夜轮流看守、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两位老人逢人就说:“20年来,元旦才项夫妻俩像亲生儿女一样照顾我们,我们吃得好、穿得好,感到非常幸福。”

元旦才项荣获青海省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509 韦权芳

韦权芳,女,汉族,1978年5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龙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保洁员。

9年来,韦权芳扛起家庭重担,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公婆,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美德,是人们眼中的“最美媳妇”。

2010年11月,韦权芳的婆婆被诊断为尿毒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光家中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婆婆出院后,需到附近医院继续治疗。韦权芳家距县城有30多公里,来回不便,于是她毅然关掉自己经营的学习用品店,到县城租房居住。祸不单行,2012年以来,公公、丈夫及女儿的身体也先后出现异常。公公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帕丁森综合征,丈夫患甲亢,女儿被诊断为脑垂体增生等病症。而丈夫又在外工作,照顾公婆及女儿的担子全落在韦权芳的肩上。

家人相继患病导致韦权芳家里债台高筑。婆婆病情稳定后,为贴补家庭开支,韦权芳找到一份环卫工作。有一次,原本要去上班的韦权芳,发现婆婆躺在床上不停地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焦急的她独自一人将婆婆从7楼背到1楼,送往医院。之后,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回到岗位完成清扫任务。婆婆住进医院,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韦权芳就没日没夜地守在婆婆身边。婆婆的身体非常虚弱,她就做一些既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一勺一勺地喂婆婆吃。在韦权芳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很快有了好转。还有一次,韦权芳为了给住院的公公买午饭,趁公公熟睡后,飞奔到医院食堂。行动不便的公公尿在了病床上,当韦权芳提着饭菜回来时,立即将公公的衣裤床单换好,为公公擦洗干净后,给公公喂饭、喂汤,接着又饿着肚子给公公洗衣裤、洗床单。

为了让婆婆的尿毒症得到更好的治疗,白天,她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带婆婆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晚上,给婆婆洗澡、喂药,清洗尿布和褥子。同时,还要照料公公穿衣、洗脸、喂饭、翻身,样样亲力亲为。“我家这个儿媳,对我们真的很好,就像亲生女儿一样。”韦权芳的婆婆逢人便夸她。

韦权芳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10 韦德华

韦德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从公公被确诊肝硬化,到后来发展成肝癌,10年间,韦德华无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了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婚后,为了方便照顾公公婆婆,韦德华和爱人多年坚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并不擅长做饭的她专门买来菜谱,一样一样练习,学做二老爱吃的饭菜。1998年9月,她发现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马上住院治疗。那时,她仍在读研,和爱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输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当时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公公每年至少要住两到三次医院,每次花费近2万元,巨大的开销让她和爱人生活捉襟见肘。她节衣缩食,尽量让公公吃得好一些。她亲自上手,为公公扎针输液。还自学中医经络按摩,每天为公公揉捏按摩。几年来,她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诊断为肝癌。韦德华陪公公到上海求医。专家会诊后建议做肝移植手术,至少需准备五六十万元。为救公公,她决定卖掉和爱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劝她把房子留给孩子上学用。她却说:“只要公公还有一点机会,我们就要竭力争取,钱没了以后再挣!”她最终说服家人卖掉房子,筹得26.7万元,又向娘家姊妹借来30万元,终于凑齐救命钱。为了让公公尽快痊愈,她尽心尽力,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情不好,有时会对韦德华发脾气。尽管感到委屈,她却将泪水咽进肚里,用忍让和宽容化解矛盾。韦德华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我就很开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韦德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11 田琴

田琴,女,汉族,1980年12月生,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村民。

婚后10多年来,丈夫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身心极度劳累、腰椎颈椎疾患严重的田琴,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爷爷公、公公、婆婆7位年迈多病的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作为一个80后,田琴当初也想和姐妹们一样,到北京市区或密云城区打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姐姐出嫁后,她考虑着爷爷、奶奶和父母都需要照顾,就没再离开小山村。2003年,田琴与河北承德小伙周文军结婚,婚后一直居住在太古石村。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打短工,一家人其乐融融。2004年,丈夫的弟弟车祸去世,照顾婆婆和爷爷公的重担落在田琴夫妇身上,开始了两地跑的生活。2006年,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田琴便把母亲接到自家伺候。2013年,公公也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考虑到婆婆年龄大了,还有爷爷公要照顾,田琴便把公公、婆婆和爷爷公都接到家里。这样一来,算上田琴的父母、爷爷、奶奶,家里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7位。

7位老人需要照顾,其中两位患有脑血栓,丈夫在外务工、儿子尚且年幼。面对巨大压力,田琴没有退缩,用柔弱双肩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这些年来,田琴每天都早早起床,帮老人们洗脸梳头、整理衣服,服侍老人吃饭,给老人按摩做辅助治疗,还经常给老人们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让老人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冬天山区温度较低,田琴每天都把锅炉烧得热热的,以防老人受凉感冒;夏天热,她就经常为老人擦拭身体,以防湿潮导致生疮。她还定时拆洗老人们的被褥,始终保持洁净。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老人们的生活很舒心。

2014年,爷爷查出胃癌晚期,随后爷爷公也得了脑血栓,7位老人4个身患重病。为了让老人生活更好,田琴找了一份食堂做饭的工作。每天早晨,她先去上班,再回家给几位老人做饭,从早忙到晚。由于过度劳累,她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到晚上浑身累得酸疼。但在伺候老人的事情上,她一刻也没有怠慢。2015年,爷爷和爷爷公相继去世,家里还有5位老人需要伺候。当别人问起田琴的想法时,她坚定地说,不后悔,老人生活幸福,我们全家就幸福。

田琴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

512 央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沃卡发电公司职工。

央宗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截肢的丈夫20年,尽心尽力抚育年幼的儿子、照顾年迈的婆婆,用行动默默地诠释了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命的尊重。

1999年12月,央宗的丈夫遭遇一场意外事故,双臂高位截肢。面对丈夫从一个正常人变为残疾人,央宗在短暂的茫然之后立刻振作起来。她向医生护士请教如何给病人做按摩、制作食谱、做心理疏导等护理知识。为防止伤口感染,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讲故事,调节丈夫心情。丈夫大小便都在床上,她端屎端尿,忙前跑后,精心侍候。丈夫病情好转后,为了帮助丈夫练习走路平衡能力,央宗拦腰抱住丈夫,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一步步慢慢地往前挪动。在央宗的努力下,丈夫终于可以自如走路了。

丈夫出院后需要在成都继续观察恢复两个月,央宗独自一人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为了给丈夫买到调养食谱上的新鲜食材,央宗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市场采购,再赶回来为丈夫做好饭菜,并一口一口喂他吃。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央宗每天都陪丈夫出去散步,让他保持心情舒畅,每周定时带丈夫去医院复查。在央宗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的身体逐渐康复。

央宗上班后,为方便丈夫一人在家简单自理,她想了很多小窍门:在小杯子上绑上绳子,方便丈夫喝水;把饼干拆开装在盘子里,方便丈夫充饥;把提鞋器固定起来插进鞋子,方便丈夫穿鞋……

平时照顾丈夫即便再忙再累,央宗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导儿子学习要踏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在央宗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是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个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她总是在周末的时候帮婆婆做饭、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央宗常说:“不管怎样,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她用最善良的心,温暖着丈夫,温暖着家人。

513 刘宏燕

刘宏燕,女,汉族,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镇)堑南村村民。

20多年来,刘宏燕全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患重症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和两个年幼继子,主动承担起孝敬丈夫病故前妻父母的责任,用无私亲情传承孝道与大爱,是人们口中的“好妈妈”“好儿媳”。

1992年,刘宏燕从黑龙江省伊春市远嫁江苏省海安市。公公患肺结核,婆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家中还有得了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和丈夫前妻过世后留下的两个男孩,一个4岁,一个8岁。刘宏燕刚到这个家庭时,家里因大量的医疗开销,已经家徒四壁,还欠着1.7万元的外债。但她无怨无悔,两脚生烟地奔波忙碌,操持家务、伺候老人、抚养孩子、上班补贴家用,与丈夫共同撑起这个家。考虑到两个年幼丧母的孩子,刘宏燕主动放弃了自己生养的机会。20多年,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

刘宏燕始终精心照料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到寒冬阴雨,公婆和小叔子的病就会加重,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刘宏燕一次次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直到3个人病情都有所好转,她才能喘口气。小叔子走路不稳,刘宏燕还特地给小叔子买了四脚拐杖和轮椅。2002年,公公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刘宏燕帮助老人擦洗换衣,精心伺候、无微不至。她还主动担起照顾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服侍患病卧床的丈夫前妻母亲两年多,直至老人安然离世。

在刘宏燕的悉心照料下,4位老人全部安然度过晚年。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也先后考取大学。她还将无私大爱延伸到身边,在当地一家敬老院当护理员的16年间,先后帮助照料抗战老兵、烈属等16位老人安享晚年,精心照料了83名五保老人。她组建鸿雁志愿服务队,带领1000多名志愿者传承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刘宏燕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下转第二十一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