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保持定力 释放潜力 增强实力

——从2019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感受中国信心


大批游人乘坐竹筏在广西崇左大新县观赏瀑布。新华社发
这是一名观众在一个瓷器品牌展架前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便利。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医护人员为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群众测血压。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在一处农场的大棚内巡检。新华社记者 林 超摄
工作人员展示全国首张乡村振兴主题银行卡。 新华社记者 刘 潇摄

平均每分钟约7件专利递交申请,每小时超20万人乘高铁出行,每天约1.86万户企业新登记成立……当下中国经济领域传来的一条条消息,令人欣喜。

“我们将在近期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6月28日,习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信心。

潮流不息,趋势浩荡。如果将科技领域创新作为窗口观察,人们不难感受到一个活力中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取得成功,17家中国机构跻身《自然》杂志发布的“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球百强……

活力中国,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年初以来,无论是从宏观政策调控空间看,还是从微观企业运行态势看;无论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看,还是从已发布的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市场需求巨大,发展韧性更足,“稳”的气质更加凸显,尤其独特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为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心剂。

毋庸置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深度转型”,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与世界“深度互动”,国民经济在压力与动力的交错中,在“时”与“势”的变与不变中,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实现了新发展。

中国为什么能?变革创新是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跨境贸易便利化……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为发展催生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读懂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决心与行动,就找到了当代中国无惧风雨、砥砺前行的核心密码。中国的发展进程,经历过丧失机遇的苦痛,也经历过抓住机遇的跃升。而今,当新机遇的大门打开,中国早已做好准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当今中国,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并且有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惊涛骇浪,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开辟一片新天地! (青 木)  

宏观发力——

政策释放的红利越发显现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压力挑战下运行平稳,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国内外市场需求叠加,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仅“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达1.2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42%。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明显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创新育动能、以科技促动力,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34.8%,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7位。今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业界人士评价说,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中国经济已呈现出新的动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0.2个百分点,同时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被上调今年增长预期的主要经济体。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动力来源于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增长“韧性”,“中国经济结构继续朝着优化、调整、升级的方向发展”。

提质增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焕新颜

前不久,上海举办了“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一个个企业以创新打造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的生动故事正在上演。

从产品经济到品牌经济,从物美价廉到价值链高端,企业“拥抱”品牌,呈现出消费升级和供给升级的双重特征。其实,这仅是中国经济发展“质”的变化的一个缩影。仅从一季度数据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5.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9.3%,比全部投资快13个百分点。总的看,制造业的投资增长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出口的高技术含量进一步凸显。

高质量的发展来自科技创新和活力释放。从统计数据看,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国外一些媒体评论说,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令中国经济的“增长故事”更加吸引人。

当然,我国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进一步释放了发展活力。另外,稳投资政策以补短板为重点,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一系列实招为投资企稳提供强劲支撑。

区域协调——

城乡融合发展孕育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城乡融合发展释放持久动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各大区域板块良性互动;高水平开放联通国内国外市场……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区域空间不断拓展、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在融合联通中,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持续完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机遇、注入新活力。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势能越强。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短板,也是中国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所在。加快高速铁路网、通信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互联互通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自然灾害防治,在补齐发展短板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系列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的务实举措,释放出改革协同共振效应,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发展,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集群等领域投资,提供了巨大空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逐步展开,中西部、东北等地区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些省市发展显现巨大动力。以地处西部的重庆为例,2018年重庆进出口总值逆势增长15.9%,在中西部位居前列,今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大增21.9%。

着力民生——

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经济发展的“速度”最终要落脚在民生保障的“温度”。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都呈现稳的态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为全年走势打下向好基础。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百姓从发展中获取更多实惠。

今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加上从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平移的补助资金折算为人均9元,达到每人每年69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再涨5%,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一条条暖心消息,意味着“民生底线”的不断抬高。

与此同时,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4亿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2.27亿人,持卡人可“一卡通办”人社各领域业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16.3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

民生期盼,发展目标。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将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急迫的现实问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将会有更多促进民生改善的实招硬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给侧改革——

制造业“变身”释放发展活力

6月24日,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会上,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9城市联合发布了“一体化发展行动纲要”,将一体化规划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出一套“组合拳”,极大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打造新供给。尤其是一些融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制造之变”不断释放发展活力。突破柔性制造技术,不少制造工厂试水大批量个性化定制;将人工智能引入生产,“无人”工厂、“黑灯”工厂逐渐增多;“变身”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全产业链的共享共创……从智能制造到生产性服务,不少制造品牌转型信息服务、工业服务提供商。

制造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蕴含的潜力、积蓄的动力。工信部数据显示,企业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30%。基于此的新消费、新服务也在不断拓展。仅今年一季度,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6.7%。与此同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有机衔接,不断打开发展的新空间。

夯实基础——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去年,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民营和小微企业一度面临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国家多措并举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向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成立纾困基金缓解企业燃眉之急,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考核办法……宏观政策效果逐渐在各个融资渠道显现。今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3万亿元。在政策引导下,各方面信心得以提振,扭转了银行、市场和企业风险偏好下降的局面,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前不久,央行发布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环比上升,比上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自5月15日开始,人民银行又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享受优惠政策,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更多长期资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下一阶段,人民银行还将通过优化供给和增强竞争改善金融服务。适当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精准滴灌”作用,基于市场化原则提高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

(文字整理:叶 杉 资料和图片来源:新华社、相关部门网站)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