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永远年轻的“上海阿帕”

——记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护师姚梅芳


■樊 晨  本报记者 杨明月

高八度的亮嗓门,轻松记起几十年前护理过的患者姓名的记忆力……与姚梅芳在一起,只有在她行走时,你才能感受到她是位已经76岁的老人——因为双腿在1998年的一场车祸中严重受伤,行动不便早早降临到这位不服老的老人身上。

然而,就是靠着这样一双腿,姚梅芳在退休后,5次从上海奔赴新疆支援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每次一去就是两个多月,总行程达数万公里。

18岁被保送进入第二军医大学高等护士学校护理专业学习的姚梅芳,认为是部队给了家境贫寒的她成长成才的机会,“如果不是参军入伍,不会有我的今天。”正是怀着这份感恩之心,姚梅芳在平凡的医护岗位上尽职尽责,退休后依然老有所为,在新疆少数民族同胞中留下了“上海阿帕”(维吾尔语“妈妈”的意思)的美名,收获了“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和“上海市杰出老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铁道兵“战场”完成“成人礼”

姚梅芳上过“战场”,铁道兵的“战场”。

铁道兵是和平时期伤亡比例最高的部队。修筑被称为“70年代人类创造的奇迹”的成昆铁路,1083公里的铁道线,共牺牲了2100多人。

1965年9月,刚毕业一年的姚梅芳进入铁道兵医疗队,来到云贵高原参与成昆铁路建设。半年时间里,在和铁道兵战士的朝夕相处中,姚梅芳完成了从军校生到“战地”医务工作者的蜕变。

在铁道兵医疗队,给姚梅芳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工程的浩大和艰巨。一次,姚梅芳为一名受伤战士进行紧急救治,没听到他喊疼,只听到他大喊:“指导员,我还能为部队服务,不要让我复员!”因为条件有限,医疗队接收的重伤员必须转移到60公里外的师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一路上山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姚梅芳和其他陪同在车内的医护人员把战士们的头靠在自己的大腿上,希望能减轻他们的疼痛。可战士们只是一遍遍反复低语:“我不要走!”“我跟爸爸妈妈说的是去当兵!”……

每一天,姚梅芳都被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激励着她在自己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一次瓦斯中毒事故中,姚梅芳和另外3名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进入隧道抢救,发现昏迷的战士较多,用担架抬肯定耽误抢救时间。姚梅芳提出一人背一个战士跑。1000多米长的隧道,姚梅芳背起比自己高出一头的战士一刻不停地奔跑,直到跑出隧道后才瘫坐在地上。

“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每当遇到困难,姚梅芳都会想起在铁道兵医疗队的日子,想起“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战士,她就觉得,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跨越半个世纪的“大比武”

从毕业到退休,姚梅芳在长海医院度过了大半生的职业生涯。小儿科、急诊室、手术室……因为肯吃苦、能力突出又有领导才能,她总是被安排在困难最多、最“棘手”的科室。

其实,得知自己被分到小儿科时,姚梅芳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我这个人风风火火、快手快脚,怎么能照顾好小孩呢?”当她找到领导表示异议时,却被领导一句“军人就是要服从分配”给“打”了回来。姚梅芳没了二话,开始安心钻研小儿科业务。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为了提高自己静脉穿刺的水平,姚梅芳了解到兔子的静脉很细后,就买来兔子,在兔子的耳静脉上一次又一次练习。姚梅芳的静脉穿刺水平飞速提高,不仅在第二军医大学战伤救护技术操作比武中夺得第一名,还屡屡在救治患儿时大显身手。即使现在已年过七旬,她偶尔在医院“露一手”,还是能收获年轻护士们的啧啧称赞。

1987年,姚梅芳随医疗队来到安徽省金寨县,为大别山老区人民进行义务巡诊。一天深夜,一名孕妇大出血被送到卫生所,被诊断为子宫破裂并膀胱破裂,但卫生所条件落后,没有用来进行膀胱冲洗的导管。“人命关天,只能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姚梅芳就用输液导管进行改造,一根管子进,一根管子出,虽然费些时间,但很管用,这名病人最后得以康复出院。

“这都是当年参加大比武的功劳。”谈起过去的事迹,姚梅芳总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还在第二军医大学读书时,姚梅芳不服输的性格就在专业大比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曾获得第一名。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医务工作,对她来讲仿佛也是一场持续多年的大比武,肯钻研、能吃苦的那股精气神从未在她身上消失。

五次援疆甘为医护“不老松”

退休后,姚梅芳被长海医院返聘,继续忙得不亦乐乎。2009年,当她得知上海市老龄委开展支援新疆的沪疆“银龄行动”志愿活动后,立刻坐不住了,“我去!”

自2003年起,全国老龄委倡导并组织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全国大中城市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向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志愿援助行动,沪疆“银龄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年纪这么大的护士来了能干吗?打针还看得见吗?”然而,还是有人对当时已60多岁的姚梅芳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有所质疑,其中就包括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孙晓娟。但她没想到的是,姚梅芳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毫不逊色,与医疗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很丰富。在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带着他们四处参观,随口提了一句手术室通道存在问题。姚梅芳在一旁仔细观察了一下,就有条理地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整改说得一清二楚,“就那么一会儿工夫,院长和现场的主任们都成了她的粉丝。”孙晓娟说。

从2009年开始,姚梅芳已经5次参加沪疆“银龄行动”。除了尽心尽力为少数民族同胞和当地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及传授先进医护理念,她还积极参与捐款助学活动,主动资助喀什泽普县的两位大学生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其实,姚梅芳和老伴原本就长期接济亲戚家的几个孩子读书,家里并不富裕,但她资助两位贫困学生从没有中断。

“我觉得我还不老。”已经76岁的姚梅芳依然每天出现在医院,那里有一堆工作等着她。她不仅自己积极投入援疆医疗事业,还感染鼓励着越来越多的军休干部发挥余热,加入“银龄行动”的行列。“老年人”的标签从未被她贴在自己身上,在医护工作的“战场”,姚梅芳觉得自己永远年轻。

上图:参加“银龄行动”的姚梅芳在新疆为少数民族同胞义诊。

图片由作者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