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星光闪耀的赞歌


■陶 昱

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或许对那些开国将帅印象深刻,但不一定知道因伤病散落在长征路上的普通战士。近日,我读完《千里征战人未还:长征,散落的红星》(武汉出版社)一书后,不由掩卷而立,思绪万千。

读完这本书,首先我要向书的作者致敬!汤华明是一名有着17年军龄的军旅作者,近13年里,他先后重走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长征路以及西路军河西征战路,行程超过6万里,采访健在老红军60多人、红军后代300多人并结册成书,体现了一位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本书讲述的123名散落红军战士的故事,他们出自红一、二、四方面军,来自闽西赣南、鄂豫皖、川陕苏区和湘鄂川黔,他们中有的是夫妻、母子、父子,还有一家八九口人一同长征的。一路艰难困苦,九死一生。那些散落在长征沿途的红军战士,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红星,闪耀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红军的坚贞不屈、红军的坚韧不拔、红军的坚定信念,完完全全地体现在他们身上。

每一个红军战士的散落、躲避、逃亡、生存……都有不一样的艰难和曲折,他们或因负伤、或因疾病、或因被打散掉队。很多红军战士散落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残害,为了治疗伤病生存下去,为了寻找红军队伍,他们流浪、乞讨,装疯卖傻、扮哑巴,改姓名、改民族成分,给人当儿子、做女婿等。

有的战士为了不落入敌手当俘虏,跳崖、吞针。战士王细佬15岁就参加红军,历经反“围剿”作战,中央苏区保卫战。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一军团经过城步县、资源县到达湖南通道县时,王细佬因身体患病、极度虚弱无法行军,被批准留在通道县的溪口村,在一户韦姓侗族人家里养病而结束长征。为了躲避敌军的加害,改名韦堂成,民族成分也换成了侗族。

《千里征战人未还:长征,散落的红星》看似在写个人,实际在写整个长征中的红军;看似在写红军的英勇与顽强,实际上在写我党、我军的成长与壮大;看似在写红军的历史,实际也在写奋进的今天和复兴的未来。

读完此书,我更加明白红军为什么能战胜强敌。

首先,红军指战员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红军指挥员中有不少家庭富裕、受过高等教育的将才,为了让天下穷人过上好日子,他们舍弃了一切。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参加红军的人都是穷苦出身,当红军仅仅是找口饭吃,谈不上理想信念。是的,红军战士绝大部分出身贫苦,但他们当红军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找口饭吃。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如果仅仅是为了找口饭吃,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谁能做得到这些?

其次,部队有严明的组织纪律。红军沿途经过县城、村庄,对人民群众秋毫无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得到了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红军吃的饭菜、穿的衣服和鞋子、搭桥用的门板,都是老百姓无偿提供的。红军留下的伤员,全由当地群众来救助、治疗、收养。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朱兰芳和妻子徐解秀与红军战士“半床棉被”的故事,温暖了中国80多年。红军长征经过郴州,得到民众12万斤粮食、近3万双草鞋及数千银圆等钱物的援助,留下伤病员达412人。

第三,红军战士有着不怕艰难险阻的坚强毅力。100多岁的老红军刘汉润回忆:“西路军的每一场战斗都十分激烈,部队在荒无人烟的地带行军打仗,吃喝穿困难重重。女兵就更艰难,不仅衣服穿得单薄,日夜挨冻,行军打仗时和男兵一样勇敢坚强。”

红军长征过去了80多年,书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迎来长征的胜利,有的在生前得到一本散落证,领取过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更多的人则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们的苦难、血泪和不幸,很多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长征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有他们立下的不朽功勋,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有他们增添的色彩。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平凡英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