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快乐广角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胡一峰

欣赏MV《让我来》(作词:陈道斌,作曲、演唱:姚林辉),令人心潮澎湃。MV《让我来》和同名歌曲,以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的英雄事迹为题材,以激昂豪迈的歌词和旋律,谱写了新时代的又一曲英雄赞歌。

时代楷模杜富国不畏艰苦、不惧生死,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在2018年10月11日排雷作业中,他为掩护战友,失去双眼和双手,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荣光。

歌曲《让我来》,捕捉到了英雄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以“让我来”这句朴实而有力的话作为标题,鲜明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大喊一声让我来/冲进雷场排除障碍/面对危险让我来/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整部作品紧扣“让我来”三个字,令新时代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气概跃然眼前。同名MV通过排雷兵日常扫雷、战士穿过雷区、杜富国形象画面的表现,更加强化了歌曲的叙事能力。作品不但以视听艺术深挖了“让我来”的精神内核,而且把英雄个体形象扩展为英雄群像,引导欣赏者从对个体英雄的敬仰上升为对人民军队的崇敬。

更重要的是,歌曲《让我来》传承了我们民族歌颂英雄的艺术和美学传统。英雄向来是民族精神的制高点。以文艺的形式,讲述英雄故事、刻画英雄形象、讴歌英雄精神,让英雄的事迹代代流传,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英雄题材的文艺作品,构成了我国文艺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每当人们仰望星空,总会感受到英雄的力量,感人肺腑,激励前行。

人民军队是现当代中国英雄人物之渊薮,军旅文艺则是讴歌英雄的重要力量。“让我来”,让人回想起经典电影作品《英雄儿女》中那一声气壮山河的“向我开炮”,更让人想起“为了新中国,前进!”随着岁月的流逝,斗转星移,人事变迁,英雄的精神穿越时空,血脉不断,接续传承。艺术不灭,英灵永存。浸润着这种伟大精神的歌曲也总在我们心头回荡。《英雄赞歌》里“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双手擎/两脚熊熊踏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令多少人热血沸腾;《血染的风采》里“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让多少人心潮起伏;《十五的月亮》里“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又让多少人肃然起敬。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愿意唱起这些歌,因为它们赋予我们前行的坚毅;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愿意唱起这些歌,因为它们提振我们奋斗的信心;当我们取得成绩时,我们更愿意唱起这些歌,因为它们给予我们与英雄精神会师的欢欣与鼓舞。

今天,在中华民族歌颂英雄的文艺谱系中,又多了《让我来》这一新作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锋陷阵就是咱的气概/踏平刀山与火海/勇者无惧激情在澎湃/赴汤蹈火勇往直前/就算倒下也要化作山脉”,以独具特色的军旅美学语言抒写了军人风采;“大喊一声让我来/时刻都是战斗的状态”又是对“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一重要论断的艺术表达。在这里,思想性和艺术性实现了统一。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深刻论断。英雄是历史的坐标,淡忘英雄,不但可能令历史看起来漆黑一团,而且会让未来变得模糊不清。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声唱响、广为传唱《让我来》这样歌颂英雄的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充实当下的文化,更在于赢得未来之光明。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