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策划⑤:生态文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茫茫荒原崛起绿色奇迹

——塞罕坝林场五十余载建设发展的样本意义


■李德坤 曹 明 本报记者 周 远

 

“‘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的得主是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时至今日,塞罕坝人聊起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的这一幕,依然激动不已。

跨越50多年,三代塞罕坝人奋斗不息,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习主席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塞罕坝之变,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如今,在塞罕坝精神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艰苦创业,荒原沙地崛起万顷林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森林茂密、禽兽繁集,后因清政府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到上世纪50年代,千里林海变成了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沙源地。

1962年,党中央决定派出由369人组成的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来到这个黄沙漫天的地方拓荒开路。半个多世纪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后人一起,前赴后继在塞罕坝植树造林。

“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我们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回忆起创业之艰难,第一代塞罕坝人总是感慨万千。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塞罕坝的建设者们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将一株株希望的树苗栽到荒原上。第一代林场创业者斗天寒、喝雪水,目睹了所种树木不到8%的成活率,经历了建好的小片林海因自然灾害无一成活的困境。但他们不畏艰难,一次次从头再来,用了20年造林96万亩。到1984年,塞罕坝人累计造林4.8亿余株,保存率达70.7%,创下当时全国造林保存之最。

与此同时,一代代建设者们一边抓造林,一边抓营林,全面转入森林经营阶段后,又树立起“造林固本、经营培元”的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学抚育管护的模式,实现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链条。

从“一棵松”到“万顷林”,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塞罕坝林场人爬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今天,第一代塞罕坝人都已至暮年,有些已经离世,但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却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接续奋斗,塞罕坝精神越扎越深

党旗招展,誓言铮铮。

在塞罕坝林场马蹄坑营林区,河北省承德军分区的官兵和民兵来到“尚海纪念林”参观学习。这里,是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下葬地。

“在生态脆弱地区植树造林难度很大,塞罕坝人用行动证明了,无论多么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该军分区一位机关干部在参观体会中如此写道。

松涛阵阵,王尚海一米多高的雕像宁静、安详,仿佛在深情地注视林子里的一草一木。长眠于此的他,如一颗深埋的种子,让塞罕坝精神有了“根”。

石质阳坡可进行拓展造林,但因山坡太陡,机械上不去,他们就用钢钎凿树坑;锤头砸下去,震得手发麻,他们就挖好坑再从别处背土回填;树苗先用拖拉机运到山下,骡子上不去,他们就靠人背着往上爬……数十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沿着前辈的足迹,在这块土地上接续奋斗着。

第三代务林人于士涛是个“80后”,工作成绩突出的他曾获得“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领奖回来那天,于士涛就把奖章塞到了书柜里,让自己荣誉“归零”。然而一提起林子,于士涛就感情似火。他说:“一棵树需要几十年的精心呵护才能成材,而毁掉一棵树只需几十秒。作为新一代务林人,我们要用生命守护好这片绿色。”

于士涛的话,道出了所有护林人的心声。有人用“拓荒”来形容第一代务林人,用“传承”来形容第二代务林人。那么,哪个词语更适合用来描述第三代务林人呢?记者在林区采访,听到最多的回答是:“攻坚”。

的确,经过一代代人的奋斗,整个塞罕坝能够造林的地方几乎已被开发殆尽。尽管如此,新一代塞罕坝人还在向更干旱区域、更高海拔地区发起挑战,突破了多品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在新征程上继续艰苦创业。

“绿水青山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几代塞罕坝人干出来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一位领导告诉记者,造林地选择是先易后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完成近8万亩的石质荒山造林,随着剩下的万余亩全部绿化,林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蓄积底气,绿色发展路越走越宽

播下的是绿色,收获的是美丽。

浩瀚如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碧草如茵的御道口牧场……进入夏季以来,河北承德坝上地区进入旅游旺季。去年暑期,当地借助塞罕坝生态品牌打造了全长180公里的“一号风景大道”,涵盖森林、草原、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一改承德旅游“山庄独秀”的局面。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天的塞罕坝有林地112万亩,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绕赤道12圈。作为辽河、滦河的源头,塞罕坝每年为它们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8.6个百分点,苗木、旅游等每年带动当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森林资源总价值达200多亿元……换句话说,塞罕坝的建设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与此同时,塞罕坝的绿色还在加快向周边辐射延伸,在首都北方形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0多万吨。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职工改善生活、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塞罕坝旅游业发展。而在塞罕坝决策者看来,这反而成了“成名后的烦恼”。

“旅游业看似无污染,但森林承载力是有限度的。”林场一位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为眼前的利益所惑,而是科学分析林场承载力,在保护的同时通过提档升级景点、改造森林小镇等工程,提升塞罕坝的品位与形象。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主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早已深入人心。这也告诉塞罕坝人,种树播绿不是林场建设的句号,而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未来的塞罕坝去向何处?塞罕坝人给出的答案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释放更大生态效益,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有效的生态产品。去年8月,林场完成首笔3.68万吨造林碳汇交易,完成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次有效尝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