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俄太空机器人“何许人也”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2日电 (记者栾海)代号为“太空机器人F-850”的智能机器人22日搭乘“联盟MS-14”飞船启程飞赴国际空间站。这一机器人是何来历?性能如何?工作原理是什么?对此俄罗斯科研单位和媒体连日来进行了详细解读。

综合俄媒体报道,上述太空机器人的原型机并非专为航天任务研制,而是俄紧急情况部定制、名为“费多尔”的救援机器人。2014年俄政府下属军事工业委员会宣布开始实施“费多尔”项目研发,负责实施研制计划的单位是俄智能机器人技术公司和未来研究基金。

科研人员在研制过程中制作了多个试验样品。通过反复测试,俄专家解决了电力驱动“费多尔”、提高其机械“脊椎”和“髋关节”活动能力、确保其仰卧时观察四周、内部加热以抵御寒冷环境等课题。

2016年8月,“费多尔”机器人原型机定型,身高180厘米,体重达160公斤,工作时功率约为20马力。研制单位2017年发布的视频显示,机器人已学会开门、使用钻孔机、自动驾驶轿车和全地形行车、用手枪射击等本领。

2016年10月,科研人员又开始研制“费多尔”系列执行太空修理任务、代号SAR-400和SAR-401的两款机器人。在此基础上,2019年7月,太空版“费多尔”诞生,并获得正式代号——“太空机器人F-850”。

为何要研制太空机器人呢?俄媒体解释说,在国际空间站上常碰到一些“琐事”:站外某颗螺丝钉脱扣,老设备要更新,还需检查舱体外表面有无异物……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又不能不做,还需太空行走,耗费舱外生命保障资源。如拥有“机械替身”,这些问题或许更容易解决。

据悉,SAR-401机器人曾在莫斯科附近的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测试了数年。该机器人肢体装有特殊传感器,能逼真模仿人的动作并完成精细工作。宇航员只需在空间站内,穿上特制服装,根据机器人传回的视频画面,原地做出行走、操持工具、修理等动作,服装上的同步控制装置就能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遥控机器人精确模拟宇航员动作,完成各种舱外作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