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摒弃不问效的“频繁谈论”


■周 宇

那些复读机式的重复概念的教育,背后要么是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储备太少,要么是思想懒惰、不下苦功,其结果必然是浅表化的、呆板的。

“思想教育搞了不少,入脑入心的有多少?”这是教育者普遍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不久前,笔者与连队战士聊天,他们谈到一种亟须改进的思想教育方式——只是简单地重复主题词,而潜移默化不够。

比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有的只是一味地强调“红色基因”四个字,却不深入地剖析其内涵和外延、不注重与官兵的内心世界对接;讲“服从命令听指挥”,有的只是反复强调“服从”二字,却不会活用军史、研机析理,把服从意识真正植入官兵心里。这种形式,即便重复千百遍,效果也有限。

思想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培塑受教育者的品质。忠诚、服从、勇敢、坚毅、奉献、协作……有没有这些品质,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成色,关乎能不能扛起使命、完成任务。因此,部队思想教育决不能做不问效的无用功。否则,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背离教育的初衷。

以色列战略研究专家马丁·范克勒韦尔德在《战争的文化》中谈道:“最好的培训计划也许是灌输这些品质,却不过于频繁地谈论它们。”为论证这种观点,他援引了古罗马军队的事例以及军官培训机构建筑物的要求。古罗马军队很重视“军团的旗帜”,这些旗帜是集体精神的具体表现;建筑物刻上阵亡战友的名单,或以雕塑的形式纪念以往的战争及参战者。这两种方式,都能唤醒灵魂、唤起勇士。

思想教育避免喊口号式地重复,采取春风化雨般地渗透,效果往往更好。我军水面舰艇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有一门学用六分仪的基础课。受训者学习这项古老的航海技能,不仅能提高在远海大洋的生存和战斗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增强斗浪闯海的意志和精神。类似的教育方法还有很多:在“直线加方块”的生活中养成规矩意识,通过英模挂像传递“鲜活的价值观”,走进烈士陵园与先辈开展灵魂对话,等等。

一位领导说:“优良品质既有内核又有血肉,后者是显人气、通人性的部分,离了它就难有情感共鸣、难以深入人心。”毫无疑问,相比简单重复一个概念,春风化雨式的教育需要花费的精力、付出的努力要多得多。那些复读机式的重复概念的教育,背后要么是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储备太少,要么是思想懒惰、不下苦功,其结果必然是浅表化的、呆板的。

现在的青年官兵,视野更加宽广、阅历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张扬。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对于要接收的信息,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挑剔。单向的灌输、枯燥的说教,很容易引起心理排斥,他们要么闭上耳朵、不予理睬,要么假装在听、并不走心。对此,教育者怫然不悦也无济于事。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唐代韩愈以孟子、荀子为标杆,道出了教育者应该努力的方向。部队教育者应竭力提高本领、增强素质,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多做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多贴近官兵的生活,创新教育形式,思想教育自然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