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快乐广角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争的况味


■余远来

战场有多残酷,战争的况味就有多深长。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所面临的战争性质、战争样式、战争烈度均不一样,但战争中所能窥探出来的人的行为、情感、人性乃至灵魂的奥秘,却以趋于一致、直锲人心的方式被涂抹在浩如烟海的军事文学作品中。

战争的况味,是要通过一个个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表现的。文字的笔触,要触摸到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才具有情感的温度,才能启迪思考、启益人生。平凡的英雄可敬,战场上的英雄伟大。《高山下的花环》这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说,就是一部歌颂平凡英雄的作品,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平实真挚。小说通过战前、战中、战后一个边防连队的故事,塑造了梁三喜、靳开来、薛凯华、小金等一批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把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品格和情操,化为血肉灵魂,塑造出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成为新中国军事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几代人。

战争的烈火,能够让有着不同经历和觉悟的人,在瞬息之间面临共同的生死抉择的残酷考验,进而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正如作者李存葆所言,“战争,这就是战争!它把人生的经历如此紧张而剧烈地压缩在一起了:胜利与失败、希望与失真、亢奋与悲恸,瞬间的生与死……这一切,有人兴许活上十年、五十年,不见得全部经历到,而战争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几分钟之内,士兵们便将这些全部体味了!”这就是战争,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是这样真实而又残酷的摆在面前,让真实的人性经受拷问、经受锻炼,最后让我们各自去品味,得以升华思想、净化灵魂。这就是战争的况味,不管你怎么去描摹、怎么去建构,它都能让人在瞬息之间看到生与死,进而冲击灵魂的最深处,让人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今天我们再读《高山下的花环》,虽然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细微变化不甚了解,对当时思想潮流的冲击影响知之不深,对当时边境战争的惨烈程度难以想象,但我们仍然可以透过这部小说,去理解战争,理解士兵,理解人性,理解崇高。九连攻击364高地的艰难、敌军120迫击炮连的压制、部队缺水的困扰、高山密林的阻碍、与敌交战的激烈,构成了一个英雄的绝地语境。那时已经无法抒写壮丽的诗意,无法抒写温婉的情感,只能在呼啸而来的枪林弹雨中锻造勇敢、锤炼忠诚。家事有牵系,但那只是冲锋之前的一点温暖,一旦披挂上阵,心中就别无杂念,除了胜利别无所求。

作者不是战斗的亲历者,却通过战斗亲历者的讲述理解了不同人的心路历程。作品通过赵蒙生对自己的心理解剖,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带入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连长梁三喜指挥素质过硬,为人朴实善良,心里有忠诚大爱,很有正义感,在关键时刻舍身救战友英勇牺牲;副连长靳开来敢爱敢恨,敢对看不惯的事情发“牢骚”,坦荡磊落不存私心,作战勇敢甘当先锋;薛凯华身为将军之子,军事素养高,有勇有谋有担当,却遗憾地死于两枚臭弹之下……这些人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朴实而崇高、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不但对赵蒙生、段雨国两人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对于读者内心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战争的况味不仅仅是在战场,还关乎着每一位军人背后的家庭。小说所描述的血染的“欠账单”、“外交活动”调令、沂蒙老区的梁大娘、薛凯华的家信以及雷军长在墓前的痛哭……构成了一幅全景式的画卷,把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拉入更为宏阔的视野,也更为真实地反映了普通家庭对于国家的大爱和对于军队的支持。这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和制胜密码,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也不能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始终和人民一道克服千难万险、赢得最后胜利,这是历史铁律。沂蒙山的母亲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意象和文化符号,更是我们这支军队成长壮大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证。战争虽然残酷,但有了人民的支持,就能够在悲烈中获取最为坚实的力量。

今天,像《高山下的花环》这样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依然值得我们大力去提倡阅读。除了品读其中的战争况味外,更多的是要引发我们对于军旅人生的思考,感奋于书中的那种忠诚、顽强和大爱,将会使我们活得更加坦荡轩昂。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