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地快闪”唱响祖国赞歌


■谭卓廷  杨 韬

武警湖南总队第二季度魔鬼周的演训场上,野战文艺小分队用“快闪”歌曲献礼新中国70华诞。图为文艺骨干王璐曼(左)、李尚(右)热情献唱《我和我的祖国》。文 建摄

江河、田野、青草地,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口琴、小号、手风琴,动情的歌声在演训场飘荡。武警湖南总队“魔鬼周”的演训场上,一支野战文艺小分队忽然出现。悠扬的口琴声响起,随后4位歌手献上一首饱含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受他们的感染特战队员们齐声高唱《祖国不会忘记》,以“战地快闪”的形式向伟大祖国母亲发出忠诚誓言。

为什么选择在“魔鬼周”演训场组织“快闪”?该总队宣传处处长李斌认为,“魔鬼周”是对官兵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在连续数日穿深山、越沼泽、一步步挑战极限后,官兵更需要精神信念的支撑。此时,野战文艺小分队为他们搭建一个舞台,释放心中的胜战热情,一定能受到官兵欢迎。

下士于顺顺是此次参加“魔鬼周”的一名特战队员。去年,他连续四季度在魔鬼周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极限勇士”。在这场“快闪”中,于顺顺感受颇深:“自己来唱响这些歌曲,心情格外激动。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责任继承他们的遗志,接过他们的钢枪,誓死捍卫和平。”

从制定脚本、选人分工到正式开机拍摄,关于这次“快闪”,武警湖南总队宣传处提前3个月就做了谋划。该总队新闻文化站站长文建担任此次“快闪”的总导演。“‘魔鬼周’训练不可能因为我们而暂停,只能‘一遍过’,我们只有一次机会。”统筹会上,文建合理设计了摄像机位、演员走位、画面分镜,将剧本的节奏精确到了3秒以内,力求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经过多次打磨配合,我们终于把每一个环节都踩准了,只等正式开机。”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一样,负责无人机航拍的雷建业对这次“快闪”充满了信心。驻地阴沉多雨的天气让拍摄一度受阻,为了找到合适的拍摄时机,野战文艺小分队决定一路跟随大部队行军。3天课目训练,每日奔袭近40公里,途中处置突发情况、穿越染毒区等一系列课目连番上演。野战文艺小分队则化身战斗队,不仅全程参与演练,还在休息间隙为参训官兵带来快板、歌曲等节目。那天,眼看气氛正浓,野战文艺小分队队员王璐曼建议:不如就在这儿把快闪的歌曲教给大家?《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没多久,官兵质朴而热情的合唱就传遍了整个演训场。

训练间隙,天空开始放晴了,草坪上的雨露被太阳照得熠熠生辉,映照出官兵欢乐的脸庞。小分队当即开始拍摄,“机器全部架设到位,歌手、乐手检查设备,人员进入预定位置,航拍器进入轨道。全体注意,3,2,1,开始!”

在“快闪”视频最后,手举着国旗的500名官兵组成了一面镶有“70”的旗帜,象征着献礼新中国70华诞。这段“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在媒体平台播出后,引来众多观众点赞。有人这样评价:这场“快闪”中看到的是普通士兵走上舞台,唱出内心真挚的声音。有战士说:“哪里有野战文艺小分队的旗,哪里就有欢声笑语。”

“骨子里有兵味,演出才有战味,战士们看了才有回味。”回忆起这段“魔鬼周”的经历,王璐曼感慨良多。正是因为一路上与参训官兵同甘共苦,他们的歌声才能融进兵心,被大家喜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