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反行为”与大清官场的历史细节


■郑蜀炎

现代学者对历史现象有一个表述,叫做“反行为”。大意是通过消极懈怠、敷衍隐瞒、拖延推诿、编谎言说瞎话等手段,将上司所赋之责、所委之事不露声色地消解或糊弄过去,甚至干脆把既定目标按照自己的胃口进行取舍改变。

“反行为”的关键之招不是直面反驳、硬扛死顶,而是施以“软反抗”。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因之与“铁血宰相”俾斯麦私交甚笃,德方破例安排他参观了不少生产先进武器的工厂(当然也是为了卖军火)。在一个造军舰的码头,创办过当时中国最大兵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李鸿章不仅显示出他对军事工业的好奇心,而且在连珠炮似的提问中展露出专业的水准。比如一见军舰的钢板,他问:是“哈维板”吗?把傲慢的德国佬给吓一跳。须知,这是美国工程师哈维发明的一种硬化钢板,1892年才应用,万里之外的李鸿章竟然皆已知晓。

有“东方俾斯麦”之称的李鸿章啥都明白,可自从甲午之败后,“卖国贼”等诸多骂名让其声名狼藉。当年那种“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豪情早已不复存在。德国人对其“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莫不投其所好”。他喜欢玩鸟,就专门找来画眉“陈于几而悬于笼”,李大人对这些也来者不拒,抽着雪茄听着画眉鸣音之状成为豪华的“凯撒大酒店”一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鸿章看似耽于享乐,其实是对朝廷所赋予的搞外交、求军援等责任的“反行为”。毕竟,给大清当“糊裱匠”这么些年,现如今只落得“秋风宝剑孤臣泪”,他再也不愿去“背锅”。

与李鸿章相比,乾隆时的傅恒这一手就做得漂亮得多。这位在清宫剧里颇有一些风流倜傥故事的高富帅,虽然是皇后之弟格外受宠,但其外戚身份使之不能不练出一些逢迎挟制的手腕。那年奉命领军征讨金川,他吃透了乾隆好大喜功、颟顸刚愎的毛病,干的多是一些与打仗无关的事——不打仗但多走路,显示自己遵从皇命不怕吃苦;坚持每晚写奏折,里面不报战况只说万众归顺之心;煞有介事地要粮草、要兵员,实际上扎营不战,待叛军保障难续有所退让时,大张旗鼓地报战果;最后围住一个空山头,请乾隆钦命发起总攻。皇帝都乐滋滋地参与指挥了,谁敢质疑这是一个“伪胜利”。

有学者说,清代官员们的“反行为”恶习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其实最热心的鼓动者就是光绪皇帝。既想让慈禧远离中心,不再垂帘干政,又不敢公开叫板,懦弱怯惧的光绪想出了“以园子换权力”的主意。他本想用这种“软反抗”达到掌权的目的,没想到这一来竟为一直穷追不舍的日本海军赢得了3年的时间,由此赶超了没有军费添舰购弹的北洋水师。难怪日本后来专门向慈禧赠送豪华游艇,专供其在颐和园享用。或许,这也是一种嘲讽的“反行为”吧。

大清官场流行的这种所谓“反行为”,其实是对正常行为的扭曲。著名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亲历晚清四十五年》中,称当时混乱的币制“简直要毁掉数学基础”。因为有官员告诉他,用一种“简单的行为”就可以增加国家财富。什么行为呢?就是在铸铜钱时,每百文钱中有18文用铁来铸造,如果每年铸百亿铜钱,就相当于国库增加了18亿。问题是铸得再好的铁也会锈蚀,只能退出交易被弃用,老百姓的钱财因此大大缩水。

历史是细节构成的。岁月不再,但大清官场的那些历史细节依然值得今天的人们警醒。好的政令要得到彻底贯彻,必须切实防止和杜绝“反行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