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前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媒体机器人来了


■王成滨 高中录 雷梓园

今年8月,新华智云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希望通过采用智能化技术的机器人来解除媒体人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痛点”,从而更快更好地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一时间,媒体行业为之振奋。

众所周知,“新闻”的灵魂在于“新”,是指社会新近发生的事情。一直以来,时间是新闻媒体人最大的敌人。例如做直播类视频,如果需要马上剪辑的话,只能停掉直播流,然后在本地软件上剪辑,既耽误时间且容易出错;而为视频添加、校对字幕更是编辑视频新闻的必备工作之一,这个过程十分繁琐,且错误率较高,常常令记者、编辑们“心烦意乱”。

如今,这一切都将伴随媒体机器人的上岗而发生改变。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媒体机器人,包括8款用于采集新闻资源以及17款用于处理新闻资源。其中,“字幕生成机器人”专门为视频添加文字,可以将一长段文本拆分成合适的短句,还可批量替换字幕;“直播剪辑机器人”则可每2~3分钟拆出一条短视频,效率比之前提高了5倍多;“会议报道机器人”可实时根据发言人发言及会场动态,自动剪切出若干视频集锦片段。

在新闻行业,突发事件常常带来相关信息量激增,媒体人需要第一时间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并完成采编任务,其难度很大。这次发布的“突发识别机器人”则为媒体人带来了“福音”。它可从视频素材中识别出“火灾”“爆炸”“碰撞”事件和“警务、医护等特殊车辆”,及时提醒采编人,其算法模型准确率高达95%。在不久前迎战台风“利奇马”的报道中,来自受台风影响地区的现场素材就被打上了突发事件的高亮标签,提醒编辑优先处理。除此之外,这批机器人有的可以进行文字识别,有的可当虚拟主播……如此全能,足可成为媒体人的“左膀右臂”。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历史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面貌。在网络、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新闻传播从新闻线索搜集与评估、到采访与编辑、再到制作与分发等全流程,都越来越体现出智能化的特性。”

然而,智能化的异军突起势必会带来人们对“取代人工”的担忧。2009年,当“写稿机器人”首次在美国出现时,人们就曾讨论过机器人是否会替代传统的记者。

事实上,这是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一种观念性误区。此次推出的25款新闻机器人,将推动整个行业的理念快速统一到加快新闻生产分发的人机协同上来。随着算法、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媒体机器人拥有明显超越人类新闻工作者的数据处理能力。与这些机器人协作将使人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但媒体行业“内容为王”的原则永远不变。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机器人的高效便捷也对媒体报道的深度和专业度提出新的要求。新闻行业发展的“下篇文章”注定是新闻人如何和机器人一起高效率工作,而不可能是媒体机器人占据主位、主导媒体,新闻人将有更多时间投入话题设计和内容深加工上。我们有理由期待,新媒体人将不断产出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的新闻作品,为大家提供更加精彩、丰富的“新闻大餐”。

图为媒体机器人概念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