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遍地英雄下夕烟

——寻访江西南昌“英雄城”的国防印迹


■郑蜀炎  特约通讯员  张富华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广场。 马 悦摄

开栏的话

“城者,所以自守也。”城市天然具有军事功能。从形成之初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就与战争紧密相连。

现代战争中,城市越来越成为军事斗争的焦点。美军《联合城市战纲要》提出,“城市是21世纪最有可能的战场”,是未来作战的“战争和战役中心”。从近年发生的战争看,对城市的轰炸会影响整个战争的进程,一些城市曾发生的一幕幕惨剧告诉世人:城市的美好生活须臾离不开国防的守护。

数据显示,入选中国2018年GDP百强榜的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高达四分之三以上。城市战略价值大、地位重要显而易见。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的城市建设来说,既要重视和强调城市中“市”的民用功能,又不能忽视城市中“城”的军事功能。可以说,强化城市的国防功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

为助推城市国防建设、加强城市国防教育,从今天起本版开设“城市与国防”栏目,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因为你的升起,我们在血与火中攥紧了自己的枪;

因为你的鲜红,我们踏遍荆棘寻找到前行的方向;

因为你的飘扬,我们锻造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每个城市都是一本历史写就的书。天下之城,可称名邑、可谓重镇者多矣。但唯有赣江之畔的南昌,才能够拥有令人肃然起敬之誉——“英雄城”。

自从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从这里升起,“八一”这个数字就镌刻下一个神圣的时刻。历史选择了南昌,让这座城市承载起共和国军人的光荣与梦想,让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的队伍从这里出发。

“红旗卷起农奴戟。”1927年8月1日夜,2万多名披坚执锐的军人,颈扎红色布条、臂缚白毛巾,以“山河统一”为口令,用枪声发出呐喊,宣告着人民军队的创建和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战争的开始,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一位哲学家说,“英雄就是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人。”记者在“八一起义纪念馆”里寻觅那些“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英雄时,遗憾地发现,当年激战南昌城头的2万多名勇士,今天仅考证到1042人的名字。然而,我们知道,对于真正的英雄而言,并不需要用名字来传诵功绩,他们的热血青春早已永久铸入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

寻找“英雄城”的“零坐标”

每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的“零坐标”。什么是“零坐标”?单纯从地理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一座城市中心地域的C位。而放置在历史的时空中,“零坐标”则是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传统与现代相融的焦点。毫无疑问,南昌的“零坐标”是“八一”广场。

踏访南昌,处处见“八一”字样——八一大道、八一学校、八一公园……这不仅是独特的文化地标,更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精神符号。“八一起义纪念馆”的领导介绍说,纪念馆从来没有旺季淡季之分,每天的参观者都在万人以上。来此参观者除外地游客外,作为“回头客”的当地居民占了很大比例。为何纪念馆能吸引这么多人多次来参观?一位南昌市民的话令人怦然心动:“我们不是来看新鲜,而是来感受属于南昌的荣耀。”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吟瓯越。”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的南昌。其实,这个千年古城远胜于诗情画意的魅力,是铿锵的金戈铁马之声——刘邦命大将灌婴率兵“渡江定郡地”,选中这片“诸道之冲”的军事要地,开始了由“兵马营盘”到修筑“昌大南方”之城的建城史;明代执行“高筑城”的国策,厚2丈、高3丈的城墙耸立,3000丈长的护城壕沟灌满赣江之水;南宋时,爱国名将岳飞驻扎南昌,大败敌军;元末年间,数万守军与60万攻城大军激战85天,创造了中国古代战史上经典的守城战役,改变了元末的政治格局……

如果觉得历史太遥远,还可以听听老南昌人亲历的1939年3月至12月间,中国军队开展的南昌会战、南昌反击战等一次次城市之战的惨烈;还有1945年,南昌成为日本侵略军受降之城的荣耀……

回溯历史不仅仅是谈古论今,更是为了寻找现实的标尺。一部更迭迁流的南昌史,数不胜数的物宝天华、俊采星驰、人杰地灵……而在这片红壤间沉淀最深厚最凝重的历史,注定是铁血豪情与壮士情怀。红色文化与英雄精神,构成了南昌城的精神文化坐标轴心,从历史的续变衔接中生发出现实的力量,在岁月的风烟中绽放着时代的光彩。

让国防成为一个动词

光荣的南昌把延续光荣的历史视为自己的使命。1949年5月22日,人民解放军完全解放了南昌。在欢迎解放军入城的人流中,携带着慰问品的人民群众高高举起的一条标语让许多老战士红了眼圈——“送给我们的亲人——红军——解放军。”人民记得这支队伍,因为他们是从这里出发的。

回到人民手中的南昌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生活富裕……在欢歌笑语、丰足岁月里,“八一”军旗卷起的大风歌始终在南昌城的血脉中涌动,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为强国梦强军梦注入奔腾不息的力量。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尽管作为城市防卫屏障的城墙与城门已不复存在,但建设起强大国防之门却成为南昌人民的实际行动。

——在公务员队伍中。国防教育内容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各级干部在提拔和竞争上岗时,考核中必须有国防历史知识;县以上党校、行政学校开展的培训,国防教育均有明确的课时规定。

——在院校莘莘学子间。南昌市在46所高校和86所中学设立了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课程,均有相应的学分标准,并配备专职军事教师。这一做法很快结出硕果——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学生入伍数量逐年增加,仅南昌理工学院每年为部队输送的大学生士兵就达百人。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饱经战火烽烟的南昌人民当然不会忘记。在南昌,国防宣传和国防教育堪称城市品牌——自2008年起,南昌市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讲解全部免费。不仅如此,当地驻军的军史馆、荣誉馆等,在不泄密的情况下,也都有组织地安排地方群众参观。公益性质的拥军优属服务站、国防建设宣传点达上千个,各界群众踊跃参加拥军优属工作,义务宣传传播红色军史、战史……

赣江涛卷千年,今日浪涌新歌。在人民海军入列34年、以“英雄城”命名的南昌舰,在2016年退役后,南昌人民把它请回了故乡的赣江。在这里它保留着光荣的称号,成为南昌国防教育的新景观。

在南昌这片红壤沃土上,有悠久的经济传统、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无一不是发展的巨大优势。然而,没有安全,任何发展都只能是倏忽流光。南昌人民深知,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是红色优势,最具前瞻性的潜力是国防潜力。

列宁说过,“不理解时代,就不能理解当前的战争。”恰恰是对当今时代与战争的理解,成就了南昌国防建设与发展的新境界。

南昌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记忆:1954年,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在南昌国营320厂诞生。国营320厂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在军事工业中练习生产民用产品的本事。”如今他们更是顺风顺水地以产业为龙头,通过产业联盟,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地打造服务国防建设的新装备。

按照“国内原创、省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目标,南昌驻军与某软件集团签约,共建信息产业创新基地,在建设新型后备力量、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广泛整合多方人才资源等领域形成发展链条,全面推进。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南昌就已建成完备的防空系统。时代在变化,但安全指数永远是发展指数。他们通过平战结合,使平时看不见的防空系统,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

满眼新鲜事,一腔国防情。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采访,笔者总能想起那位铁骨铮铮的江西英烈——创造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英勇就义于南昌的方志敏烈士。他曾在《可爱的中国》中对祖国未来有这样深情的描述:“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今天可以告慰先烈的是,在家乡的土地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

“遍地英雄下夕烟。”当国防观念融入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当英雄史诗成为一座城市的主旋律,那么就可以说,这座城市无愧于这个名字——英雄城。

敬礼,光荣的南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