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者,城之大事


■郑蜀炎

踏访南昌,城深似海。

古老的城市作为经济文化中心,往往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这些精华既因岁月的沉淀磨洗而愈加厚重,又因现实的勃勃生机而绽放光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内涵,走近南昌,更感“国防”这个词的凝重,也找到真正读懂这个城市的关键所在。

18世纪,著名哲学家康德发表了《论永久和平》,首次提出“政治地理学”的概念。其实,在人们的认知里,地理学从来都不只是地域的划分、居民的迁徙、水土的分布……

地理学源于城市的出现。在古代,城市是由一堵堵的墙、一道道的门构成的。修筑这些高墙厚门、筑城而居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遮风挡雨,更重要的是为了抗御刀剑。简言之,城市是为了战争或者避免战争而出现的。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修城墙比扎篱笆难多了。为了获取一片安全、稳定的繁衍生存之地,这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如今,虽然那些斑驳残存的老墙古门已成为遗迹,但是,防御、守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及空间,从来都是一个民族的头等大事。

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现代国家概念产生之后,国防,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同时也成为每一位国民的权利和义务。

到南昌,必登滕王阁。可在这个以锦绣诗文著名的亭阁,我在扼腕叹息间潸然泪下,因为我看到这样一个数字——如此绝境胜景,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荡年代,竟然13次被毁坏,其中,多数是战乱兵燹。

不读中国史,不识中国之伟大;不读军事史,不知国防之生死攸关。是的,如果我们拥有强大的国家防务、坚实的防御力量,万里江山、无数瑰宝,何至于曾经无助地被一次次焚毁掠抢。

既然是国防,就必须是有力量的防备。读到这样的史料令人哭笑不得,晚清时招募兵员的条件竟如此奇葩:“手提百斤”者即可。一个王朝的没落,从这羸弱不堪兵员中已见端倪。

记得参观出土于南昌的“海昏侯”考古文物时,那些依然熠熠放光的上百公斤金饰、不可胜数的精美仪仗酒具令人赞叹不已,但按照军人的习惯四下搜寻,在那些据说保存得比较好的文物中,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兵器剑戟,哪怕是一件。

不知当年这位侯爷是否读过先秦典籍《鹖冠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我们当然不能苛责古人,历史事件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但是,此君拥有如此奢侈的金玉香车,却无手持之剑,亦无护卫之戟,难怪在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中得“昏”为封号了。

建设国防需要武器的力量,也离不开思想的力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务须在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践行,对国防观念的宣扬和深化,就在于筑起今日保卫和平之屏障的无形之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