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7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二级军士长曲锋、马广野——

一起驶过“地雷路”


■本报特约记者 高 嵩

“我想去维和!”

2005年,作为保障维和部队出行导调人员的曲锋与迎接维和部队返营的马广野,彼此还不认识,但那顶蓝色贝雷帽却成为两人共同的向往。维和,这颗梦想的种子,同时种在了他们的心中。

“我渴望那种代表祖国到危险国度维护和平的荣誉感,这是自己军旅生涯的升华!”接着曲锋的话,马广野也感慨道:“那时非常羡慕去维和的同志,如果能够参加一次维和任务,将是一辈子都难忘的经历。”

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8年后真能踏上维和征程。

2013年,两人所在部队受命组建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面对这样的机会,他们毫不犹豫递交了维和申请书。为顺利取得维和资格,两人加量训练、加班学习。半年后,他们如愿踏上了马里那片土地。

梅纳卡,是马里东部武装冲突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也是曲锋和马广野维和记忆中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加奥到梅纳卡的沟垄路面,被恐怖分子埋设了很多地雷,路边常有被袭击摧毁的装甲车残骸,这段路也因此被叫做“地雷路”。

“行驶在这条路上,整个任务车队不敢有任何休息时间,300多公里的路程硬生生开了一天一夜。”曲锋回忆道。行驶过程中虽有尼日尔战斗营全程护卫,但威胁仍在周围潜伏,后车基本都是压着前车的轮胎痕迹前行。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车辆出现故障,因为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枪口瞄准停下修理的车队。

“老曲,我这车动力系统出现问题,请求修理。”现实总爱跟人“开玩笑”,距离梅纳卡还有20公里的时候,马广野驾驶的头车出现了故障。车队所有人员的心都随之紧张,谁都明白,距离梅纳卡越近就越危险。

马广野驾驶的装甲车缓缓停下,曲锋驾驶着抢修车从车队后侧疾驰过来,头车周围也被护卫的装甲车团团围住。

“老马,你进装甲车里去,在这儿危险,我自己检修就行。”

“那不行,老曲,明知危险还把兄弟留在外面,多不讲究,来,一起整!”

两个耿直的东北汉子面对危险共同战斗。附近偶尔传来的爆炸声,让曲锋和马广野体验到了战场的感觉。战友齐心,其利断金。半个小时后,满身尘土的两人来不及休息就立刻回到各自战位,继续向梅纳卡行驶。

车队顺利到达目的地后,曲锋与马广野对视一笑。而每当问起马广野,驾驶头车有何感受,他总是淡淡一笑:“没有时间去考虑什么,身后还有曲锋这些维和战友,大家都是彼此的支撑。”

维和的日子过得很快,有过一次维和经历的他们却并“不满足”,相约“如果有下一次,还一起去维和”。

2016年,曲锋“失约”了,马广野独自参加了第4批赴马里维和任务。一年后,曲锋拥抱着凯旋的马广野说:“下一次,我一定跟你一起去维和。”

已是二级军士长的他们,听到组建第7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的消息后,再次提交维和申请。今年5月,他们头戴蓝色贝雷帽,携手出征西非马里,又一起战斗在这片土地上。

除了在执行维和任务时“合作竞争”,两人还在日常训练中你追我赶。夕阳下的中国第7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营区,马广野和曲锋又开始了每天10公里的长跑训练,拉长的影子映在马里的土地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