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教育切忌“虚假同感偏差”


■张石磊 和 鹏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作“虚假同感偏差”,是指人们有时总会在不经意间夸大自己意见的正确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赋予在他人身上,想象着每个人与自己都是相同的。

缘何如此?因为人对于自身的感知是最深刻的,会先入为主地假定别人跟自己一样,并以之为想象前提,做一些一厢情愿的事情。

这种心理倾向有时可以使人坚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从而获得更多自信,但与此同时,也会造成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障碍,带来决策和行为选择上的失误。

当下,又一批新兵已经入营。许多参与新训的干部骨干也是满怀期待,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新训期,对新兵进行全面锻造、整体培塑,帮助新兵迈好军旅人生的第一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训干部骨干也陷入了这种带着“虚假同感偏差”与新兵交流的误区。有的喜欢将自己当年接受新训时或往年带新兵的一套,全部拿过来用在现在的新兵身上,虽然有些方法在当时颇为奏效,但是放在如今却不好用了,随之有了“兵越来越不好带”的喟叹;有的则是步入另一端,太想站在如今00后新兵的角度贴近他们,于是带着预定的“00后印象”教育新兵,对于新兵的个性、观念和行为方式,凡事都贴上“代际特征”的标签,却不想依然遭遇了“相互了望,却没有交汇轨迹”的结局。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体条件、思想认识各不相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与充满不同个性的新兵如何达到有效沟通?我们常讲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如果产生“虚假同感偏差”,在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己”过多,就会难以及人;“及”的度过了,也会走入误区。而避免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始终尊重人与人的不同并积极了解对方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如此,才能修正这种“偏差”,建立起一座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如今,00后在新兵当中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同时也拥有各自的特点。而当下,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趋势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与异质化,类似于“××后”这样的标签对于一代人的描述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针对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兵,虽然他们出生于2000年后,但动辄“你们00后这一代……”并不是一个好的沟通句式。

要做好新兵的教育工作,克服“虚假同感偏差”,需要新训干部骨干在把握共性的同时捕捉个性,认识到思维差异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与新兵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各种想法。让“偏差”回归到原点,教育者就会与新兵之间建立起一个更通畅的沟通和对话渠道,教育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