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法治军营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次迎检为何会有多套方案


■左文辉 秦云路

9月中旬,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组织科兰干事跟随支队工作组到基层检查工作,在检查某执勤中队时发现,这个中队除了按照条令要求落实“七本五簿三表一册”外,还多了几个制作精美的资料夹和笔记本。

翻开这些资料夹,里面放着的是中队整理装订的诸如《手机使用领取表》《查铺查哨记录表》《骨干谈心记录表》以及网络新闻刊稿汇编等,那几个笔记本则是中队各类骨干撰写的学习笔记,每篇内容都在1500字以上且字迹工整。

“这些材料不是明令取消吗,怎么还摆在外面?”兰干事感到不解。在和中队主官及文书沟通中了解到,这些材料“死而复生”,基层也有自己的无奈:有些机关干部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非常重视,基层稍有不慎就会被认为是落实不力,而且不同的工作组检查时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基层只好根据工作性质和人员构成,准备多套方案迎检,尽量确保“万无一失”。这次让兰干事看到了“不该看到的材料”则纯属意外,因为他们这支工作组事先不打招呼,连队未曾做好“针对性”准备。

回到机关之后,兰干事将这一情况及时进行了汇报,引起支队党委的重视。他们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责任不全在基层,主要原因在于机关在检查指导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只有机关的尺子“卡准了”,基层才不会“乱放箭”。

为此,支队改变工作方法,在工作组下基层之前,按照有关法规制度要求做好业务培训,明确工作标准。在工作组成员的选取上,按照“谁主管谁检查谁负责”的要求,让真正了解工作的机关干部去检查落实情况。此外,他们还发挥基层风气监督员的作用,对机关在基层检查时的不实作风进行监督,保证公平公正。

“按照法规制度统一检查标准,我们工作起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就有信心把任务完成好。”某机动中队指导员高晟表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