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航行在蔚蓝的珊瑚海


■黎明宇 本报记者 林 飞

飞鱼从舰舷两侧跃出,轻点两下水面,又一头扎进洁白的浪花。低纬度的艳阳为波涛洒上闪闪金光,中国海军戚继光舰航行在蔚蓝的珊瑚海。

站在全景环绕视野的驾驶室中,李全鑫感到舵轮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在触碰的瞬间总能体会到紧张与欣喜的快速交织。李全鑫是海军士官学校的一名士官学员,学舰艇船体维修专业的他,自登上戚继光舰起就被编入操舵班,与该校20名战友一道被编入舰员序列,开始了以战位为教室、任务为教材的全新生活,在战备值更中学习锻炼。

汹涌翻腾的远洋,近万吨的戚继光舰像秋风中的一片树叶,风浪、暗流、潮涌随时影响着航向把定。对初次上舰的李全鑫来说,方向的把握、力度的拿捏只能在反复训练中揣摩领会,修正时机稍有偏差,航向就会发生严重偏移,撞壁、触礁等险情将难以避免。

为了尽快摆脱“零基础”,李全鑫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无比珍惜每一次宝贵的操舵机会,只要一握住舵轮,平日里活泼的他马上一言不发,双眼紧紧盯住舰艏中心点闪烁的锚灯。当其他舰员操舵时,他也强忍晕船带来的头痛,坚持站在驾驶室,双手跟着一起比划。

锚灯,如同启明星一样指引着李全鑫。3个航段下来,走在船舱里,舰艇晃动时他甚至会下意识地伸手想“扶一把航向”,曾经的操舵“小白”已经能把压舵误差控制在3度以内。

“成为能担重任、能守要位的舰艇‘脊梁’,是我的目标。”几天后,李全鑫将在塔斯曼海域的狂风巨浪中,迎来“大转向”操作挑战。

远离驾驶室的水线以下,是士官学员赫明旭跟班值更所在的辅机舱。有经验的船员都知道,辅机舱是个苦地方,舱内闷热潮湿,动力设备像一群“发疯的野牛”般不停地嘶吼宣泄,震耳欲聋。辅机班就是要在这样的密闭空间里,24小时监测维护设备。

舱内噪音太大,赫明旭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在船舱外向教员请教。一有时间,他就泡在辅机舱内。虽然耳朵被震得“嗡嗡”响,但能在一线熟悉设备,他依然乐在其中,很快就上了手。

一次值更中,赫明旭发现冷却设备的淡水温度异常升高,他敏锐地感到可能是海水过滤装置故障。打开设备一看,果然是滤芯堵了,他很快完成修复,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事故。

通信专业女士官学员杨园莉专业成绩一贯优秀,上舰不久就在报务班顶起“半边天”。

在结束对文莱的友好访问后,杨园莉顺利通过报务班组织的专业考核,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值更资格的学员。“既然做了,我就要做到最好。”

10月20日凌晨,杨园莉迅速起床、穿衣、出门、上更,双眼紧盯屏幕,等待后方机房的定时通检。可过了2分钟,她还是没收到被叫信号,杨园莉警觉地意识到:有故障!

杨园莉迅速采用话音系统与后方取得联系,询问对端是否频率有误。对端证实了杨园莉的判断,经协定频率、调试等一系列操作,很快排除了故障。

“战位有我,请放心!”从上至下、由内及外,士官学员们坚守在戚继光舰的各个重要战位。甘于艰苦、敢于挑战,不断前行的壮美航迹,撑起戚继光舰的雄伟身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