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虎山萧萧见硝烟


■汪学潮 李玲玲

初冬的丹东小城,依然能感受到“小江南”的丝丝温暖。小城外的鸭绿江畔,并排矗立着两座神似老虎耳朵的山峰,人称虎耳山,亦叫虎山。虎山之巅,江风萧萧、寒气袭人,一段修复的明长城,将人带入到那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中。

虎山历来都是兵家争斗之地。公元1469年,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明朝组织民众在虎山上修建了长城墙体、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军事设施,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康熙年间,清廷为保住其“龙兴之地”,不仅颁布了法令严禁山海关以内的人到关外来,关内的人也不许在满人发祥地范围内耕种、狩猎,还专门下令修筑标示禁区的绿色篱笆,并拆除了虎山长城在内的大部分辽东长城。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是当代人为了保护古代先人创建的军事文化遗产,1992年在明长城遗址上重建的。登虎山长城,我们拾级而上,一路走走停停,重建的长城尽管少了些战火烧灼的痕迹,但仍能感受到曾经的风雨沧桑、嗅出当年的战火硝烟。

置身其中,回望历史的天空,烽火台上狼烟四起,虎山对面的女真人骑着战马、带着剑戟的寒气向虎山袭来,虎山上的守军倚仗长城庇护,居高临下万箭齐发,打退了来犯之敌的一次又一次袭击……厮杀的吼声渐渐远去,陈兵对垒的历史依然在周期性轮回。不仅中日战争的战火曾在这里点燃,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站在虎山长城俯瞰山下,鸭绿江断桥十分扎眼,尽管硝烟早已散尽,但敌机轰炸大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在多批次高强度的轰炸中,大桥被拦腰炸断,3座桥墩被炸塌,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敌人尽管炸断了我军抗美援朝的交通大动脉,但并没能阻挡我国军民抗美援朝的决心意志。我们创造了打不烂的运输线,源源不断地将战备物资运往前线,将伤病员运到虎山内侧的志愿军总医院紧急救治。当时的院区是一栋栋红色砖瓦结构的平房。战争打响之后,聚集在这里的军队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在防空警报和炸弹爆炸声中救治从战场转运下来的志愿军伤员。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几度风雨、几多磨难,几经战火、几番修建。如今,站在虎山长城极目远望,江河如带,蜿蜒天际,平原沃野,鸡犬相闻,巨龙翘首,雄关如铁,让人豪气顿生。城下的“一步跨”,是中朝水路边界距离最近的地方。而远眺虎山,它好像一位仰卧的睡美人,由西向东,身形婀娜,栩栩如生。长城的军事战略作用虽然已为现代国防科技所替代,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精神却可以超越千古,成为我们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