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合理消费,当心陷阱


■戎 腾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双11”,俨然已被打造为一个购物“狂欢节”,今年的天猫“双11”总成交额更是达到2684亿。当80后、9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当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青年官兵的网络购物,又该如何帮助青年官兵塑造正确的消费观,在此我们集纳了两种观点,愿与读者共飨。

在我们针对142名青年官兵的网购调查结果中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双11”里,有不少官兵充当了“剁手党”,同步调查数据显示,有的官兵每月网购费用都要超过1000元。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官兵沉迷于网购,除了一部分是有计划的理性消费之外,不乏一些缺乏规划之举。有的是攀比消费,觉得“双11”周围都在买买买,我也得跟上节奏;有的是盲目消费,看见炫丽的打折广告,抵不住“购物券”的诱惑,也不管用不用得上图便宜就买;有的是冲动消费,一时间感觉喜欢就下单,买完就后悔;有的是崇尚新潮高端,对于时尚潮服、钟爱的名牌手表名牌球鞋没有抵抗力……

青年官兵是部队的主体,他们中一部分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已经建立起较为理性的消费观。但是,也有一部分官兵,尤其是90后、00后,他们当中一些人尚对社会认知不深、自控能力较弱,正处于各方面思想的形成和塑造期,尚未建立起成熟的消费和财富观念,很容易就会被网络上一些被包装的“精致”“美好”概念、“超前消费”理念带偏。

网购的背后,有的官兵获得了一定的方便、满足了当下的消费欲望,甚至偶尔的小放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但是就怕失度成瘾、过度沉迷,分散聚焦主责主业的精力,失去与战友相处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时间,以及投资未来的可能。更有甚者,因为网购消费超过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陷入网络借贷的漩涡,进而影响家庭甚至导致违法违纪,这个“成本”可能更大。这也是一些单位强化手机管理,对官兵网购情况常态化了解、消费状况进行经常性掌握的原因。

经济学家薛兆丰谈到,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意思就是衡量一件物品价格的时候,不是看生产环节花费了多少钱,而是选择了这项用途之后,可能会放弃其他收益的价值。换言之,有些官兵在沉迷买买买、追求消费快感的同时,也可能锁死了未来筹划自我投资、自我提升的空间,主动放弃了改善生活、布局人生的可能性,跌入了更大的“成本陷阱”。

在物质愈发丰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革命军人,我们和其他人群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应该坚持和发扬好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作风,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提升个人能力、钻研打赢本领上,而不是过度沉迷于消费文化。应注重引导,帮助官兵树立成熟的财富观和理性的消费观。让他们明白消费不应该只是短暂、简单、冲动的拥有,而应该成为一种有规划、可持续的理智行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