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教育多些“笑点”与“泪点”

——来自第71集团军某旅教育课堂创新的新闻调查


■本报记者  陈  利  通讯员  杨琪潇  薛维高

训练间隙,一场交流活动顺势展开。轻松的话题设置和讨论氛围,让这次教育润物无声。 唐青松摄

红了眼眶动了情,打破隔阂入了心

■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新时代官兵,与他们拉近距离、保持平等,才能在情感上相融相通

说起教育课,第71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教导员张俊感慨良多:“10年前,一张精美的幻灯片就能让官兵赞叹不已;5年前,一段教学视频也能让大家目不转睛。”

作为一名“老政工”,本应对教育课得心应手,但近两年张俊越发感到力不从心:“即使课件制作精美用心,语言活泼接地气,视频段子一个接着一个,也很难在课堂上引发官兵共鸣。”

“眼前无是非,心中无波澜。”张俊用一句时髦的“网络语言”,总结时下有些官兵面对教育课的心态。

他认为,这是一群富有思想、情感丰沛的青年官兵,他们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主体性和参与感更强,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难见成效。

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杨磊,形象地打了个比方:新时代的连队政治教育课好似一节节高铁列车,教育者作为“高铁车头”,在发挥主导性作用、把握行进方向的同时,须得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通过“情感教育”调动官兵的主体力量,从而在巨大同向力下催生“加速度”,最终达到教育目标。

在大学生士兵、指挥通信连上等兵汪子健眼中,连队指导员薛燚,就是那个与众不同的“高铁车头”。

上半年,部队在野外驻训,薛燚组织了一次“时代新人说”教育活动,连队官兵自愿上台分享成长故事。

多次在旅队军事比武中夺得名次的下士马扬威走上台。他的人生经历可谓“逆袭”:少年时不幸遭遇车祸,右腿受伤长达几年时间,基本不能奔跑。伤势恢复后,他坚持锻炼,到了部队练得更拼,凭着毅力完成了从“零跑者”到连队“领跑者”的跨越,还写完一本“思想跑者”日记,赢得了“军营阿甘”的赞誉。

那天,听完“军营阿甘”的故事,坐在台下前排的汪子健红了眼眶,台上的薛燚,顺势将汪子健等几名战士请上台发表即兴感言。台上感言发自肺腑,台下掌声持续热烈,一堂“无畏困难”的教育课“水到渠成”。

真正让汪子健“红了眼眶动了情”的,正是引起官兵共鸣的身边故事。

端午节,在驻训点组织“品粽话乡情”活动,纾解思乡情,激发练兵热;组织“我和我的祖国”视频制作比赛,人人参与感受沧桑巨变;利用参与“定向越野”“紧急集合”之机,为官兵过“集体生日”……

聊起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活动,薛燚扳着手指如数家珍:“现在,我们每隔2个星期就会组织一次教育配合活动,战士们乐意参与,是因为他们觉得轻松自在,觉得他们正在被关爱、被关注。”

当你真心去拥抱他人,他人就会回抱得更紧。

薛燚一边讲述,一边做出一个“拥抱”的动作。在他看来,拉近距离、打破隔阂,营造“大家讲大家听,共同受教育”的开放氛围,就是走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暖心模式”。

薛燚的课堂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旅队注重把握教育主体的时代特质,通过在教育计划中“留白”,给教育者提供更多“自选动作”空间,力求教育形式生动活泼;与此同时,引导教育者从“主讲”向“主持”转变,为官兵递上话筒,请他们上台成为“主角”。

看到这样的转变,张俊乐了。

“今天,官兵之间、兵兵之间需要这种平等的交流。只有达到情感上的相融相通,才能有效调动官兵情感和主体力量。”他说。

用故事撬动心灵,在笑声和泪水中收获思考

■故事可以“载道”:故事里有引发思想共鸣的情感,有易懂易记的细节,有启示教益的哲理

在一次题为“青春、荣誉、情感”的教育课上,旅政委傅泽云引用了一则“曾国藩夜读”的故事——

曾国藩小时候天赋不高,一晚,他反复背诵一篇文章,迟迟不寐。

一个贼人潜伏屋檐下苦等良久,忽然跳出来大怒道:“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当场背诵出整篇文章。“贼人聪明,却只能成为贼;曾国藩勤能补拙,成为了连毛主席都钦佩的人……”

幽默的语言,逗得官兵发出阵阵笑声,也引发了他们对青春奋斗的思考。

那天,傅泽云引用了10多个故事,或幽默含蓄,或寓意深刻,从“许三多”讲到“马云”,从“西点故事”说到央视栏目《信中国》,台下官兵不时报以掌声、欢呼声。

“讲故事,胜于讲道理。”经过那堂课,张俊对教育课有了新的思考。他在备课本上写下这么一句:“好的形式是敲门砖,好的内容才是关键。”

凡事由情而入理,往往事半功倍。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懂得用故事包装道理,也是一种能力——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结合起来,把深刻思想、抽象理论、法理规则,转化为易于接受、生动而富有温情的故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直抵人心。

笑声和泪水,都是心灵的触动。

前段时间,二连一堂教育课上,指导员李昭引述了两名“老兵”的故事——

一名老兵服役期间,因故造成创伤性耳聋,却拒绝评残,两袖清风离开了连队;

另一名老兵执行演习任务时,在电话中得知妻子在急诊室即将手术的消息,在担心妻子的同时更担心自己此刻退出会对演习造成影响,安慰好妻子后热泪长流。

这两名“老兵”,分别是99岁的老红军宋炳南,以及该旅二级军士长刘东。两个典型“一远一近”,他们平凡又朴素的故事,让战士们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大家发现,一些战士“以连为家”的意识增强了,主动维修连队的公共器材;主动给父母家人打电话的战士,也多了起来……

“频道对上了,官兵们能‘get’到情感了,教育就能实现‘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从那以后,指导员李昭尝到了以故事“载道”的甜头,渐渐养成在生活中收集故事、在课堂上运用故事的习惯。

“今天的教育课堂不缺故事,缺的是发掘故事的思维、讲好故事的能力。”杨磊介绍,他们定期组织政工干部集训,培养他们的讲故事能力;在连队开设“士官讲堂”,鼓励大家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实现情感的交流与碰撞。

作为唯一一支代表旅队参加陆军某次演训任务的部队,某分队13人的战斗故事,被连队搬上“士官讲堂”。

“9天时间,13名队员面对晒伤、热伤风等不适,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分队指导员欧顺航采取队员上台讲述、官兵台下提问、做好总结引导的方式,让分队成员感受拼搏付出得到肯定,同时也引导官兵学习他们逢敌亮剑、誓争荣誉的精神。

海明威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够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听了演训背后的故事,感觉自己就在现场,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授课结束后,这些故事承载的情感,依然在官兵们中间传递着、分享着……

“文火慢炖”内化于心,“大火猛催”外化于行

■情感有极大的鼓舞力量,而仪式教育可以激发强烈情感,推动官兵把精力用于干事创业上

今年国庆节前夕,旅队组织的“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典型事迹报告会,给张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典型登台、宣讲事迹,亲人颁奖、温情满堂,活动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再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感谢儿子,给了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来到部队我才知道,官兵训练有多苦,我为你们骄傲。”时隔一个多月,下士王天祥母亲的颁奖感言,依然令人感动。

“如果说课堂教育是‘文火慢炖’,那么仪式教育则是‘大火猛催’。”张俊体会到,教育不仅可以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也能像洪流一般冲开官兵心门,通过热烈深沉的情感表达,影响他们的行为。

一场刻骨铭心的仪式,胜过教育课堂的千言万语。今年以来,旅队对“宣誓、授装、出征”等仪式进行规范,形成较为完善的仪式体系,实现仪式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

“下连仪式超‘燃’,感觉血液都沸腾了。”在女兵黄茜雅看来,“入连时刻”让她终生难忘。

下了大巴车,黄茜雅瞬间就感受到战友的热情。远处展板上,官兵的签名围成一个大大的“心”形,她的照片就在“心”里……黄茜雅又惊又喜,在“心”里签上自己的姓名。

温情之后是激情。

“你是卫生连第××名战斗员!现在向你授枪,枪号是……”在全连注视下,黄茜雅与其他新兵们庄严接受钢枪,并在军旗下重温入伍誓词。

她记得,在现场氛围感染下,自己紧握钢枪,双手微微颤抖,奋力完成宣誓。

仪式像一个火炉,每一次仪式都是对官兵价值观的熔铸;仪式像一把刀尺,每一次仪式都是对合格军人的培塑。

在这个旅,一些相似的仪式教育经常组织。在官兵们看来,经常性仪式教育,能让人保持激情。

“宣誓词‘在心里想’与‘喊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喊出来时更显庄严和神圣。”旅队干部认为虽然每一名官兵对于仪式教育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每一名官兵都在情感激荡中受到了教育,并最终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准则。

胜在得威,败在失气。仪式就是催征的战鼓、出征的号角。

那天,为了给5名参加任务的战士送行,连长张双进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出征仪式”。连队官兵集合列阵表演了一段刺杀操后齐声高喊“杀!杀!杀!”呼号声,响彻云霄。

“找准‘泪点’‘沸点’,教育才能产生共鸣。”傅泽云说,群众化启发、故事化讲述、仪式化感召等手段,其根本在于打造“情感体验式”教育课堂,提高对官兵的吸引力、感染力,激起官兵思想火花和血性豪情,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对练兵备战工作更具推动和促进作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