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遭遇冻伤 科学复温是关键


■汪学潮

前年冬天,我跟随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第962医院医疗队到北疆边防巡诊。抵达漠河时,暴露在空气中的脸瞬间有种被针扎的感觉。

我们乘车赶到北极村某边防连时已是傍晚,气温变得更低。当晚,两名医疗队员到室外测试医疗检测设备在严寒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当时气温在零下50℃左右。

第二天,医疗队开始巡诊,经常下部队巡诊的理疗科肖莎大姐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些热贴,让我们贴在后背保暖内衣外侧和棉手套里面。热贴不断释放热量,整个身体瞬间就感到暖烘烘的。

巡诊途中,医疗队遇到一支巡逻小分队。队员立即上前给哨兵们发暖贴,询问他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需要什么药品。在跟巡逻哨兵聊天的过程中,医疗队里的一位老大姐发现年轻哨兵的脸冻得通红,情不自禁地从暖烘烘的棉手套里抽出双手给哨兵焐脸。

我立即脱掉手套抢拍这一温馨感人的画面,之后又拍了很多照片,持续了近20分钟。但我拍完之后却发现手冻紫了。我马上把手放进手套里暖和,然而右手无名指从指尖到指根都没有知觉,指头已鼓起一个挺大的水泡。

“我指头冻得没有知觉,冻出泡了咋办?”我着急地问道。

“赶紧含到嘴里慢慢复温。”随行的医生告诉我。我立即把冻出泡的手指含到嘴里,用口腔复温了10多分钟后,手指慢慢开始恢复知觉。

在之后的巡诊中,我们发现一名战士较长时间在雪野潜伏,右手食指长时间预置在扳机处不活动,潜伏结束时,右手食指冻伤,屈伸受限。医生立即让他将右手手套脱掉,把手放入腋下复温。

后来,随行军医告诉我,在严寒条件下站岗执勤、工作训练,如果不做好保温防护措施,手、脚和脸部都有可能冻伤,不及时复温就可能导致冻伤部位肌肉坏死。但复温方法一定要正确,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把冻伤部位放在温水中浸泡复温。千万不能用过热的水浸泡或用火烤,那样容易让冻伤的部位发生烧(烫)伤。在野外等没有热水复温的情况下,可以用体温复温。

天气日渐寒冷,战友们要及时掌握一些防寒防冻的知识,健康过冬。

在寒冷的冬季训练,我们的手、足、耳朵等部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如果不做好保暖,容易出现局部冻伤的情况。那么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防止冻伤?

保护好易冻部位。戴好手套、耳暖,穿厚袜、棉鞋;鞋袜潮湿后要及时烘干或更换;平时衣着不要透风但需松紧适度,鞋袜不能过紧。

睡前泡热水脚。建议大家临睡前用热水泡一下手和脚,时间在5-10分钟即可,这样可以增强血液循环,让手脚保持较为暖和的状态。

注意护理。早上在洗手、洗脸时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护手霜、雪花膏、甘油等油脂护肤品。平时要做好保湿工作,及时涂抹保湿霜等。

科学复温是关键。冻伤后应尽快脱离寒冷环境,可以用热水浸泡15-30分钟,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复温后冻伤的皮肤应小心清洁、维持干燥。局部伤口可涂外用药膏,并以无菌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2次。面积小的冻伤可不用包扎,但应注意保暖。如果冻伤处出现溃疡,需涂青霉素等抗生素软膏,防止进一步感染。

(周瑞博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