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征途·超越自我


马瑞峰
蒋甲田
应晓杰
吴志高

本期撰稿:贾树鹏 周高恒 皇甫秉博 王 谭

几年前,这支现在被誉为“雪域雄师”的部队从祁连山下转战至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高原。

挑战一个接着一个。高寒、缺氧等恶劣环境不断挑战着他们的身体极限;面对新装备,部队缺少可以借鉴的训练经验;“跨界”转型,意味着学习专业从“零”开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部队官兵明白,在练兵备战的征途中,唯有破浪前行,才能赢得未来。他们向着挑战发起冲锋,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

雪域雄师,征途如虹。

——编 者

蓄 力

“每一次挑战,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攀越和征服。”出征前,马瑞峰带领战斗小组望了望营区不远处的雪山,郑重地向其敬了一个军礼。

两个月后,在陆军“轻突奇兵-2019”比武赛场上,凝固的空气,翻滚的热浪,让参赛队员的脸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马瑞峰所带领的战斗小组成员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发令枪声响起,意味着各战斗小组的数月艰辛将在这一刻得到最终检验。马瑞峰带领的战斗小组也不例外,像离弦的箭一般,奔袭在角逐的赛场。经过13公里的搜索前进和快速越野,马瑞峰所带领的战斗小组因过程中处置不当,此时比分已逐渐被其他战斗小组拉开了距离。

“既然选择了出征,我们就要下定决心给连队争荣誉,绝不能给连队抹黑。”看着有点沮丧的组员们,马瑞峰及时给自己和组员打气。

迅速通过炮火拦阻区、穿越染毒地带、进行火力支援……重拾信心的他们连自己都没想到,集训时偶尔与障碍物“亲密接触”的他们,这次竟以“零失误”的成绩斩获“800米突击”项目的冠军,并接连在“火力支援”项目中打出首发命中、8发6中的好成绩,拿下亚军。

对于从军十四载的马瑞峰来说,勇当精兵始终是他前进的不竭动力。

一次又一次的蓄力,才换来关键时的奋力一击。作为炮技师和通信技师,他虽在各项赛事中勇摘桂冠,获得了“三等功”和“爱军精武标兵”等殊荣,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去提升自我。正是如此,他才练就了一个个让战友羡慕的“绝活”。

赛场即战场。为了下一次的远行,马瑞峰定了一个新目标,开始了下一轮的冲锋……

印象

关键时从容

■指导员 吕成博

马瑞峰的每次胜利,靠的是从军十四载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每项重大任务前敢于挑战自我的气魄。有了这种气魄,才有了关键时刻的从容和自信。

踏 实

望着远处的雪山,此刻守在炮阵地上的蒋甲田大脑飞速旋转,梳理着每一处细节,生怕遗漏。

“在这离天很近的地方,炮弹和人一样也会出现‘高原反应’,火炮射击容易产生远弹、偏弹的现象。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临近实弹射击,听说前面几个兄弟连队出现了掉弹、未爆弹的情况,蒋甲田再三叮嘱战友。

入伍12年来,像这种实弹射击任务,蒋甲田自己都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可是这一次,他依旧是不放心。“不光考核,蒋班长在平日训练中也是‘婆婆嘴’。他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任何操作都必须亲自检查。”在下士许猛猛看来,正是蒋班长的这种“不放心”,让战友在每次实弹考核中“很放心”。

话音刚落,蒋甲田快步走到装备跟前检查表尺。“表尺上差一个密位,炮弹就飞偏了,可马虎不得!”

蒋甲田的细心与一次教训有关。有一次实弹射击,作为阵地指挥员的蒋甲田,仔细检查每一具反坦克导弹性能。“我都检查过了,你放心。”蒋甲田走过来时,同年兵刘兴昌信心满满地说道。出于信任,也碍于面子,蒋甲田检查装备时走了过场。谁料,在射击过程中,有一具导弹脱靶。经过排查,正是刘兴昌的操作出现了问题。

“什么叫‘你放心’?怎么才能‘没问题’?”出现这样的结果,蒋甲田背后一身冷汗。要知道,这种失误操作甚至可能危及战友的生命。从那以后,蒋甲田像是被蛇咬过,再也不敢碰“粗心”这根麻绳。

蒋甲田的细心,还源自对装备操作的烂熟于心。那年,新装备刚刚列装,连队急缺技术骨干。“班长,你来帮忙看看?”大家在训练中遇到问题,潜意识地觉得蒋甲田是老士官,肯定懂。其实,蒋甲田对很多问题也没有底。面对这样尴尬的情景,蒋甲田白天看说明书,晚上背记操作规范。经过两个多月的挑灯夜战,蒋甲田写出了连里第一套符合实际的专业教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教案还不行,那时候连队没有模拟器,蒋甲田就每天背着设备出去训练。一遍一遍调表尺,一遍一遍赋予射向。没有目标就自己假定目标,模拟射击。那阵子,蒋甲田像一个“训练狂”,在训练场一待就是一整天。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攻关,蒋甲田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高原的射击方法。

从专业“小白”到专业能手,再到专业“大拿”,蒋甲田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印象

在训练中成长

■连长 王 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蒋甲田的悟性不是最好的,成长为专业能手,他靠的是踏踏实实的干劲。他在训练中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逆 袭

军龄短、经验少……参加狙击集训队的应晓杰,一开始并不冒尖。屡屡处在淘汰边缘的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完成了一名优秀狙击手的磨炼之路。

从小就有狙击手梦想的应晓杰,未承想在刚开始的旅狙击集训队选拔考核中就“跌了跟头”。因五公里考核成绩不理想,他成为了淘汰对象。

那天,躺在床上的他,盯着上铺的床板,彻夜难眠,“难道自己的狙击手梦想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不行,哪怕是爬,也要爬出一条路来”。

第二天,应晓杰早早起床,拖着笨重的轮胎,绕着营区的跑道开启了加练之路。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得知集团军狙击集训队需要补充几名预备队员时,应晓杰第一个报了名,并成功通过选拔,成为预备队的一员。但他知道,搭上“末班车”的他,随时可能面临着被再次淘汰的危险。

为了扭转局面,拿到去参加战区组织的狙击集训队名额,那一阵,他在烈日下练据枪定型训练,一定就是几个小时,贴枪处的脸颊也因温度过高脱了皮。

“脱靶!”尽管应晓杰下足了功夫,现实的成绩仍残酷地提醒着他,离一名优秀狙击手存在的差距。

眼看着战区选拔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一直作为预备队员的他,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想过放弃,“队里随便一个班长都是身经百战的狙击手,自己已经尽力了”。

此时,预备队队长周利群的一番话,让他重燃了斗志,“最坏的结果不是被淘汰,而是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从那时起,应晓杰悄悄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就算倒,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面对400米以外射击脱靶的问题,他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射击理论资料,并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自己的射击成绩。

第50名,第30名,第22名……在应晓杰的努力下,他一步步地摆脱了预备队员的身份,进入战区狙击集训队。

七月的训练场,酷暑难耐。这天,身体不适的应晓杰,将要面临10公里的重装定向越野训练。刚跑出3公里,他的胃里便开始翻江倒海。经过几番斗争,他还是忍不住吐了。训练场出现这样一番场景:一个小伙子背着背囊,拿着武器装备,吐了好几次,最终冲到了终点。

从这以后,这个不被看好的95后小伙子出了名,成了集训队队长眼中的“黑马”。同时,随着成绩的一次次提高,应晓杰突围而出,走上了朱日和赛场。

陆军比武那天,应晓杰出奇的平静。凭着数月来的强化训练,他快速灵敏地处置着赛场上的情况。随着扳机的一次次扣动,远方的靶子应声而落,最终他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成功=信念+荣誉+天赋”,当问及这位狙击精英的逆袭之路时,他如此说道。

印象

血性与担当

■教导员 张忠林

从“预备队员”到转正,应晓杰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艰辛伴着泥泞,可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自己。他那句“可以倒在路上,决不能倒在起点”,让人看到一名战士的血性与担当。

跨 界

在专业集训结业表彰时,吴志高看着自己手里拿的一等奖荣誉证书,脸上终于溢出了笑容。

作为“土生土长”的炮兵,吴志高曾被连续评为“神炮手”。可当移防高原后,连队整建制改为技术侦察连。这位“神炮手”失去了往日神气,整日无精打采。面对新专业,加之高原训练困难,吴志高进入“状态”较慢。

“跨界”意味着从零开始。最初接触新专业时,与兵龄较短但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新同志比起来,吴志高很快就被拉开了距离。每次出任务,吴志高眼睁睁看着别人开着新装备威风凛凛从面前驶过。红了脸的吴志高想起,以前哪次有任务不是自己第一个冲在前。尤其看到自己一手带出的李晶涛被评为“优秀炮长”,吴志高既高兴,又失落。他高兴于自己培养出来一名“好苗子”,可失落于自己再不努力,早晚要被淘汰。

从那天起,吴志高像是变了一个人。训练时两个本子不离身,一本是新装备战技术性能手册,一本是画满了各种标记的学习笔记本。每天一到训练时间,他就整个人“泡”在车里。光电、雷达等设备,装了又拆,拆了又装。他恨不得把整车给拆完,再装上去。

今年4月,吴志高休假。他刚离开营区就前往装备生产厂家,找专业技师“求学”去了。休假归来,吴志高摇身一变成了“专家”。无论是装备技术性能,还是装备检修,根本难不倒他。在装备战技术比武时,面对考官想方设法的“刁难”,吴志高游刃有余地排除了所有故障。

在年底的专业集训中,吴志高被表彰为“优秀教练员”,并且夺得了个人一等奖。在大家眼里,以前那个吴班长又回来了。

印象

不服输

■指导员 程杨朝

作为随连队转隶的老士官,吴志高经历了“从零开始”的困惑,也实现了岗位“跨界”的成功转型。从“神炮手”到“优秀教练员”,我们看到了他身上一股劲头。潜心研究专业理论,在训练场上刻苦攻关,去厂家虚心求学……这种从不服输的劲头,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版式设计:孙 鑫 傅楼超

图片摄影:薛子康 马飞涛 吕成博 黄飞皓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