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走得越远,越要点亮信仰之光


■傅达林

烈士流芳,浩气长存。

在寻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构建起一道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出生于风雨飘摇的年代,成长在积贫积弱的中国,革命先烈们信仰坚定、信念笃定。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今天,时代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有的人的精神世界却开始荒芜。面对解构英雄、质疑英烈,我们不禁要问,人们是否还愿意相信自己曾经相信的东西?能否在多元价值冲突中坚守当初的信仰?

走得越远,越需要点亮信仰之光。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始终不忘自己的根和魂。从人民志愿军烈士英灵叶落归根,到全国各地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从《烈士褒扬条例》修改实施,到公益诉讼剑指亵渎英烈行为……在共和国70华诞这一年,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被再次提及,一幕幕历史的画面被再度呈现。

这是历史的传承,这是精神的赓续。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为民族独立、或为人民解放、或为国家复兴,英烈们为民族献身,为信仰捐躯。在他们身上,鲜明体现着崇尚大义、捍卫真理的情怀。

今天,我们铭记英烈,就是不忘历史;我们褒扬英烈,就是坚守信仰;我们捍卫英烈,就是照亮未来。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绝非有人有地就能自然形成。什么才是构造一国一民族的特质?什么才是结“群”成“国”的灵魂?

看看青山处处埋葬的忠骨,听听历史深处吼出的囚歌,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不朽的英烈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灯塔和精神坐标。某种意义上,正是他们,定义着我们今天的中国!

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苦难,苦难中涌现出无数英烈,英烈们铸就无数辉煌。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历史,去认真聆听囚牢中的低吟,细细品味书信中的诀别,这些穿越时空的感动,都将化为点燃信仰灯塔的火种,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朗朗乾坤,英烈永存。难忘的2019年即将过去,但英烈们的故事永不过时,让英烈精神深植每名中国人的内心,唯此,走得再远,我们都将记得我们是谁、来自何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