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当多数战士评我“不合格”之后


■陆军某旅高炮营一连排长 朱 强

一天下午,排里的战士毛鑫笑着对我说:“排长,能不能帮‘大龄青年’介绍个对象啊?”我俩会心一笑,聊了起来……要是放在一年前,这样的场景可不会出现。

刚下连那会儿,我可是带着“主角光环”:在院校担任过学员队模拟连骨干,大小奖章一大摞,发表网络媒体稿件百余篇……我自认为能独当一面,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由于年龄偏大,到部队不久我就产生了“弯道超车”的想法。为了得到领导认可,我在指导员的支持下创办了乐队,不久后在旅晚会表演中走红。

正当我沾沾自喜时,有件事却给我当头棒喝。一天,指导员让我挑选一名乐队吉他手,看似很简单的事,却引发了我与班长丁粤潮的矛盾——

宋积忠是大学生士兵,有一定理论功底,此前加入了连队理论小组。当时考虑到宋积忠还懂音乐,我就直接指定宋积忠为吉他手。不料丁粤潮提出反对,认为宋积忠作为义务兵,不能因为兴趣爱好过多而减少与战友相处的时间,但由于我一再坚持,他最终没能如愿。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产生了隔阂。他的情绪虽然没表现在脸上,但对我不冷不热。

“你在队列里面乱动什么……”一次点名,丁粤潮不知为何,在队列里摇摇晃晃,被我严厉批评,他没有向我解释,而是一脸的不服。

就在此后不久,营里对排长履职尽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我万万没想到,结果显示:80%的战士认为我不是一名合格的排长。面对结果,我心底不由涌起一种挫败感和无力感。

随后,我找到了指导员。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身在兵中却不知兵……”

指导员的话让我陷入沉思。回想那段时间,我要么忙于乐队的事,要么忙理论小组的事,和战士们交流甚少,更别说走进他们内心。

反思后的我决心改变,可我发现战士们并不领情。一个周六下午,排房里的战士围在一起吹牛拉呱、有说有笑,当我靠近时,欢笑声便戛然而止,战士们跟我客套了几句话便各自散开。那一刻,我尴尬极了,感觉我与他们之间就好像隔着一层纱,能看得见,却触摸不到。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在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丁粤潮突然晕倒,我急忙带着几名战士将他送到卫生连,这才知道,丁粤潮已经生病一周多了,作为排长的我却浑然不觉。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主动承担了所有护理工作,为他打饭、取药、买水果……渐渐地,那个原来一直跟我唱反调的人,开始对我微笑。

我隐约感到,我们之间那层纱被捅破了。“排长,我觉得你平时应该多跟我们在一起……”丁粤潮首先打开了话匣子。那一夜,我和他彻夜长谈,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

回到连队后,我也像换了一个人,和战士们在训练场上一起摸爬滚打,休息时间一块儿唠唠家常,遇事先和骨干商量……慢慢地,我得到了骨干支持,威信渐渐提升,开展工作顺利多了,战士们有心里话也会跟我说,我终于成了他们喜爱的排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