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体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运动,让改变发生


■文 元 本报记者 仇建辉

在朦胧的夜色中,街道边上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抬头仰望,远方依稀有几颗星星在闪烁,仿佛在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每天凌晨四点半,准时将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拉起来,出门到西湖边跑步一小时,人到中年的李建华希望自己能够坚持晨跑打卡1000天,这是他最近几年给自己订的一个小目标。

数九寒冬,凛冽的寒风夹杂着一丝萧瑟疾驰而过,太阳懒洋洋地挂在空中。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冬泳场,一群冬泳爱好者正在河边做着热身活动,准备跃入水中畅游一番。“当时看到别人冬天来游泳,我想人家可以,我也能,就这样开始了冬泳运动,没想到一下子坚持到今天。”60岁的李凤林参加冬泳已有30多个年头。

夕阳西下,苍山洱海的大理古城中依然人潮涌动。古城中心的广场上,身着亮丽的服饰,合着激昂的音乐,踏着动感的节拍,白族大妈们跳起了充满激情的广场舞。她们用热情的表演,温暖着寒冷的冬夜。在观众的掌声中,整座城市仿佛也沸腾起来了。

这几年,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运动健身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走入寻常百姓家,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带去健康、快乐和幸福。

有人说,投资自己,是人生路上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这几年,国内一个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很多人都开始愿意在运动、健身上花钱,为自己的健康投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运动、对健身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参与体育运动,懂得如何锻炼身体,并享受出汗的快乐。

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无论是在城市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和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头、溪边、山野,都有一群又一群跑者在奔跑,在挥汗如雨。身边的朋友开始跑步,热衷于相互探讨跑步需要的技术,需要注意的细节,跑步装备的选择……马拉松似乎在短短的几年之间就迅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

马拉松赛事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不仅北上广等城市有马拉松,西安、成都、无锡、杭州等城市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比赛,甚至就连一些小县城也有了独具当地特色的马拉松。2019年全国马拉松比赛的数量超过千场,这无疑给了跑者更多的选择。

2019年是中国马拉松全面突破的一年,不仅赛事数量在飙升,跑者的数量在增加,跑者的水平同样有了大幅度的攀升。2019年3月的无锡马拉松,一共有740人全马成绩跑进了3小时以内,一举打破了2018年上马创下的720人“破3”的纪录。

11月初的北京马拉松,“破3”人数再创新高,一共有985人跑进3小时,直接逼近千人大关,而去年北马“破3”人数还只有532人。

尽管随后的上海马拉松和广州马拉松并未能再进一步,实现单场全马“破3”人数达到4位数,但相信随着国内业余选手水平的飞速提升,1000这个数字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突破。

业余选手整体水平的提升,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飞速发展。只有当每一位跑者都在努力奔跑、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中国马拉松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11月的一场大雪之后,北京周边的雪场均迫不及待地开门营业,喜欢滑雪的人们也纷纷呼朋唤友在周末奔向雪场,肆意狂欢,开启新的轻舞飞扬。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冰雪运动这两年在国内可谓是风生水起,很多人都纷纷加入到“三亿人上冰雪”的行列中。在北京昌平军都山雪场,我看见很多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孩子在学习滑雪,小朋友不仅勇敢,而且聪慧,学习滑雪往往比父母还要进步神速。

全民上冰,大众玩雪,冬奥尚未来,冰雪已先热。北冰南展西扩东进,中国的冰雪运动走出东三省迈过山海关,在新疆和内蒙古生根发芽,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地茁壮成长,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形成星星之火。

日前,2019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杭州站精彩上演,这是该项赛事首次来到江南。赛道上激起的一片片雪花,让当地观众第一次在家门口领略到冰雪运动的魅力,很多观众直呼看得很过瘾。观看赛事,了解冰雪运动,才能激发人们投身冰雪运动的热情,最终才有可能早日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

因为滑雪运动的普及,所带动的体育消费正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老百姓健身的意识不断增强,“花钱买健康”正成为一种引领潮流的消费方式,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认可。日前,万龙、北大壶、鳌山、丝绸之路、亚布力五大雪场宣布成立中国首个雪场联盟,并推出2022元的联盟通滑卡。所有购买这张卡的朋友,都可以从现在到2020年三四月雪季结束期间,在中国这五家顶级雪场体验滑雪的快乐。大幅降低门票的价格,有望增加滑雪爱好者去滑雪的次数,有助于将尝试者、初学者变成爱好者,从了解这项运动到喜欢这项运动,当然也可以带来更多的酒店、餐饮之类的附加消费。

“此举降低了滑雪的价格,开始尝试中国滑雪场联盟化、集团化发展,这也是中国滑雪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认为,五大雪场联盟在中国的雪场运营中引入了融合发展的理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亿人上冰雪”的梦想,正是在这样的点滴营造和苦心经营中,慢慢照进现实。

在中国哪项运动的群众基础最好?

那自然非国球乒乓莫属。绝大多数国人小时候都会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影响下,在户外的水泥球台上打过几回乒乓球,尽管条件简陋,乐趣却是不少。左推右挡,你来我往,不管结果如何,打乒乓球的过程总是很愉悦。

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打乒乓球?根据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透露,中国乒乓球人口将近1亿,其中专业选手2000人,业余体校运动员3万人,此外就是人口庞大的业余选手,长期坚持打球锻炼,每周打两次球、每次时长一小时以上的民间爱好者大概有8300余万。如此庞大的爱好者数量,绝对堪称是世界第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乒乓球俱乐部,更是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民间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俱乐部,会员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大家平时在一起打球,相互切磋提升水平。与此同时,不少家长也将自己五六岁的小孩送到俱乐部去练习乒乓球,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高手在民间。乒乓球,不仅国家队水平高,业余选手的实力同样不俗。12月14日,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总决赛在郑州奥体中心落下帷幕,四个大项七个组别的比赛先后决出冠军。全新的参赛体验,全新的比赛标准,全新的互动环节让千余名参赛选手意犹未尽。业余的总决赛与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同一个场馆先后举办,把乒乓球职业和业余赛事结合,让职业球员与业余爱好者有更多交流机会,这是今年中国乒协会员联赛总决赛的一大创举,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向业余选手敞开国家队的大门,是中国乒协的又一大创举。以往想要进入到国家二队、国家青年队,运动员必须通过省队的渠道,参加全国少年锦标赛、全国青年锦标赛才能有机会。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表示,从明年开始,将实行双渠道。一个是原有的全国锦标赛渠道,还有一个是对社会公开的选拔渠道。谁都可以报名,谁都可以参与,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进入国家青年队。

为国效力,为国争光,是每一名运动员的梦想,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选手,谁都可以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愿景。

体育的魅力在于——总有一个时刻让你心潮澎湃,也总有一个瞬间让你泪流满面。只要你参与进来,你就会慢慢体会到体育的苦与乐、酸与甜。当然,体育,从不辜负每一位参与者。

运动,让改变发生。坚持,让梦想开花。

“虐”出好身体,健康赢未来。2020,让我们一起挥洒汗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