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和班长“怼”上了


■陆军勤务学院学员 卢家成

梁 晨绘

战斗班比武已经过去两周了,但那天发生的“不愉快”,始终让我难以忘怀。

那天,我和张杰同时被抽调组建学员六队战斗2班。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我俩都做过队里的骨干,我现在还担任文书,平时体能成绩也不错,如今到了同一屋檐下,难免要为谁做负责人来一场PK。可没想到,队干部竟然让他当了班长,负责班里的工作。

除了失落更多的是不服,我暗自憋着一口气。

“家成,别人都在训练,你咋不练呢?”在队里组织战斗班训练某高难课目时,张杰问我。

“这个课目危险性比较大,我还是不练了吧。”“好几个人都没成功,我估计自己也白瞎。”“马上就要年终考核了,我可不想受伤。”我像连珠炮似的一句接着一句说道。

“队里多次强调这次比武的重要性,我也在班里讲过好几次,你是不敢上,还是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张杰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就“发飙”。

“我这两天腿脚本来就不舒服,再受伤了咋办?”我一股子倔劲儿上来,毫不留情地“回敬”了他一句。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互怼”起来,争到脸红脖子粗,谁也不服谁。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班长像受了“刺激”一样:力量基础训练,练到嘴唇发白,直不起身来;耐力训练,足足1个小时的冲圈,累得话都说不出。战友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却摆摆手,继续训练。

回到寝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里不断琢磨:我是不是做错了?

平常训练时,张班长总是鼓励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该高难课目,作为班长他总是挺身而出,第一个尝试课目的通过方法;还根据队员体能素质、优势特长等,加班制订任务分配方案,为我们量身打造训练计划……

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我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晚点名后,我主动找到张杰认错:“今天是我不对,没和你好好交流就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方式。”

张杰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今天我也有点着急,说话欠考虑,你可别放在心上……”

话越讲越清,情越聊越真。系在我俩心头上的疙瘩解开了,上了训练场心气更高了,训练成绩也随之水涨船高。

一次“互怼”,让我俩成了无话不谈的铁杆儿兄弟。(刘浩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