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槐树庄”过年


■朱冬生

图为电影《槐树庄》剧照。

1971年的春节,我们部队是在野营拉练途中过的。当时我是步兵第二三八团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的班长。大年三十那天下午,部队经山西省五台县到了河北省阜平县,在与电影《槐树庄》同名的槐树庄公社槐树庄大队宿营、驻训并过年。

我们连无论是在抗日战场上打鬼子、解放战争孟良崮上围歼张灵甫,还是在济南战役中活捉王耀武,都勇敢作战,顽强歼敌,因而被授予“常胜连”荣誉称号。一个连队有一个连队的作风。在“常胜连”,哪怕是文化娱乐活动也透着一股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这一年的春节,对我而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再次经受了这种作风的锤炼。

这一年的年夜饭主食,是中午在行军途中吃剩的米饭。唯一的菜,是水煮大白菜。班里两个值日战士把饭菜打回来,全班战友齐刷刷地坐在老乡家的炕沿上,在昏黄的煤油灯光里,一个个端着饭碗,觉得这年夜饭实在难以下咽。

热情的房东老乡,在我们没到来之前就把炕烧热了。房东家的两个孩子从抠破的窗户纸小洞里,好奇地偷看着我们这些背着枪和背包、唱着军歌走进村子的解放军。当然孩子们也将从小洞里看到的一切,告诉了他们的父母。

正当大家相对无言的时候,我们住的屋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只见房东大叔、大婶、十岁大的小女儿、五六岁的小儿子,捧着两大海碗的饺子、带着一笸箩红枣和一笸箩花生进来了。他们什么话都没说,把东西摆满了小炕桌,就依次出了门。

房东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我们下午进了房东家,就习惯性地忙着为猪圈垫土、打扫卫生、给水缸挑满水,让他们感动的?还是因为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轻轻把门关上,不想让老乡看到我们的饭菜,让他们可怜的?

还是,让他们心疼的?我们一班当时有两个班长,大班长王行斌,老兵,27岁;我是小班长,20岁;其他的战友,都是十八九岁。在房东老乡的眼里,我们还都是孩子,也有父母兄弟,也有自己的家。

究竟是哪个答案,已经无从确认。但我觉得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房东老乡当时肯定想了,这些当兵的来自谁,又为了谁?

房东一家出去了,饺子摆在那儿,没人下筷子。老班长王行斌也不说话。见此情景,我把大家聚成一个圈。我说,我们可以吃,但吃之前,我们发个誓,这个誓就是“永远不要忘记人民老乡”!

“人民老乡”,你瞅瞅这个词组合的,多没文化。但你再想想,当年20岁的我,能想到这个词,就够可以的了。

我带头领誓,大家跟着宣誓。这个宣誓挺有仪式感的,跟党员宣誓差不多。

饺子,大家都吃了。

房东老乡家的饺子是大白菜鸡蛋馅的,饺子皮是白面,但面不细。

后来,我吃过无数的好饭好菜,吃过了就忘了。唯有这顿房东老乡的饺子是记忆中最香、最好吃的。

这一场景,后来我在许多书和文章中都有叙述。老百姓对人民军队的真情和深情,在我20岁的时候,就在心里深深地植下了根,“人民老乡”始终刻印在我的心上。

当时部队的生活,其实要比老乡的好许多。第二天中午,我们吃的是白米饭、白面馍头、红烧肉、红烧鱼、红烧鸡、炒鸡蛋。去打饭的战士许登山,1米85的大个子,两只手大得像蒲扇。他放下打来的饭菜,一手抓了四个大馍头、两只手抓了八个大馍头,就送到房东住的房子里了。随后我们又把鸡鱼肉蛋盛了四碗,给房东送去。我们在槐树庄宿营4天,一到吃饭,老乡家的孩子都跟我们在一起,少一个我们就不开饭。

槐树庄的春节,我们过得很开心,也忙得够呛。就在除夕那天,大家准备吃饺子的时候,营里通知来了——教导员叫我连夜组织一个宣传队,大年初一上午9点钟演出。

野营拉练中,营里曾让我借用地方力量,组织过一支十来个人的宣传队,就地为部队和老乡们演出。于是,我驾轻就熟,迅速行动起来,动员了一切力量,开始张罗。

宣传队半个小时就组成了,炊事班班长当队长,老兵沈志琪连夜组织排练。炊事班长是个1965年入伍的老兵,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沈志琪和我是同年入伍的战友,又是中学的同学。我还电话通知十几里外槐树庄人民公社的人武部部长,请他帮忙邀请当地小有名气的演员。

这个临时就地组建的宣传队,大年初一上午9点准时开始演出,连续演了四天三夜。演出两小时,休息一小时。我和宣传队的战友们一样,四天三夜没上过炕,困了就在戏台的避风处眯一会儿。

第一天的演出场面就挺震撼。槐树庄社戏舞台,是一座古老的建筑,那几天舞台上挂满了红旗和欢迎解放军的标语。开演前,村里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的锣鼓队,敲得震山响。村部的大喇叭临时接到戏台上,反复播放要求维持好秩序的播音词。连里一百多名官兵整齐地坐在自己背包上,进行拉歌比赛,洪亮的歌声,响彻四野。舞台前的广场有好几个篮球场大,挤满了方圆几十里赶到槐树庄看演出的乡亲。最高兴的是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打闹,喜笑颜开。我们的演出实际上也就是连队演出的水平,主要是当时流行的戏曲、舞蹈,还有部队的快板书、三句半、独唱、小合唱。演出水平虽然不高,但颇受观众的欢迎。

阜平县是个革命老区,当地老百姓待人民子弟兵非常好。可能是解放战争结束后,20多年来这里很少有部队驻防,老乡们对官兵极为热情。他们特别喜欢部队这些自编自演的节目,每一个节目过后,都掌声雷动,“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戏台边上摆满了乡亲们从自家带来的热水瓶和笸箩。笸箩里放满了核桃、红枣、花生和葵花籽。两个小时的演出,台上台下,就是一个共同的舞台,台上演出不停,台下口号声不停。

我们这个宣传队在当地很轰动,不是因为我们的演出水平高,而是县里给各公社下达通知,说“当年拍摄《槐树庄》电影的解放军,来槐树庄村演出了”。

后来,我调进北京,多次见到在电影《槐树庄》中出演郭大娘的著名演员胡朋。她告诉我,华北地区有好几个叫槐树庄的村子,拍这部电影时都去取过景。我也告诉她,我们的演出,就是在阜平槐树庄村的那棵大槐树旁边、村子的社戏台上。

今天回想起来,那句口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便是我们那个年代军人受教最深的革命初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