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常忆旧时读书事


■王  维

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物质和精神双重贫瘠,农家子弟想读书很难,因为在只关心农活和成绩的父辈眼中,读闲书就是不务正业。但我很庆幸有一位爱读书且能包容我的爸爸。

上小学后,识字越来越多,渐渐对书有了更浓的兴趣。起初极爱小人书,先后看过《东周列国志》《红楼梦》等成册的书和一些小故事。五年级时,从同学处借得《鲁滨逊漂流记》。我把书带回家,爸爸也被精彩的故事吸引,我和爸爸开始了“抄书计划”。每天,我带书回来给爸爸抄,我则坐在旁边写作业,等爸爸抄完我就跟他一起阅读。略显昏暗的老式台灯下,父子依偎在一起边读书边交流,时而欢笑时而感慨的温馨画面直到现在仍是我最幸福的记忆。

中学时我迷上了诗歌。14岁生日时,爸爸特意去镇上为我买了一本《唐宋词三百首》。对于每天只有一块钱饭费的我,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后来,家里多了一样开销就是买旧书。由于经常去,书摊老板跟爸爸成了好友,我们去的时候会得到特殊待遇,不仅有专属小马扎,遇到好书还会给我们留着,读书就更享受了。当然,读旧书也并不都幸福,有时遇见缺页少页真是寝食难安,总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主人公结局如何……

高中课业压力非常大,每月只能回家一次。那时,爸爸因常年操劳,身体每况愈下,回家也不再陪我读书,我们的关系也渐渐变得疏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爸爸曾在我预考失利时写了一封信,鼓励我要像龙一样能屈能伸、志向高远,还回忆了我们一起读书的温馨时光和我曾拥有的梦想。我很羞愧,想起从前的自己,想起曾经的誓言,我第一次觉得对不起对我寄予厚望的爸爸。

后来,我发奋学习,如愿考上了中山大学的国防生。从遥远的东北农村来到美丽的羊城广州,我再也不用坐在书摊前看旧书,因为学校有最好的图书馆和一流的读书环境。那时的我离书越来越近,离爸爸却越来越远,我们再也没有一起看过书,我也不再仰视他、依赖他。回家时,总是趾高气扬地告诉爸爸我看过哪些书,懂了哪些道理……

最后一次跟爸爸看书是入伍那年的冬天。那时,爸爸被诊断为晚期食道癌,我去看他时人还在昏迷。我从书店买了几本书,想让爸爸打发时间、缓解疼痛,但此时的爸爸已经没有力气阅读。我坐在病床边,让一米九的他枕着我的肩膀,为他一字一句地读,就像儿时台灯下我依偎在他的肩膀上一样。可惜爸爸还是在三个月后永远地离开了我。送爸爸走的早上好冷,冷得我眼泪都冻在衣衫上。那天,一向爱书的我做了件疯狂的事,我把父亲平时喜爱的几本书都烧了。我不能陪伴爸爸,但我希望他能在书的陪伴下不孤单。

而今,入伍多年的我不仅有能力买书,还收藏了很多书。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在想,逝去的爸爸此刻是否正在看书,是否怀念与我读书的岁月。我读过很多书,但唯一没有读懂也没有读够的就是爸爸这本书,可惜我再也读不到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