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垦人的家国情怀


■张立敏

2014年4月29日,习主席视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兵团干部职工座谈交流,听了185团职工马军武屯垦戍边的报告后说:“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马军武向习主席敬礼,并坚定地说:“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马军武32年风雨无阻巡逻在边防线上。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守誓言,正是一代代军垦人的精神守望,也是军垦人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家国情怀源自于忠诚。桑德克哨所,位于世界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到了夏天,肆虐的蚊虫能咬死牲畜;冬季气温常降至摄氏零下30多度,一夜间大雪便能没膝。曾有人问马军武,哨所在你心里处于什么位置?他的答案就一个字:“家”。马军武把哨所当成家,一年四季都住在那儿。站在边境这个特殊位置,他的“家”又很大,是兵团,是国家。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像马军武一样,许许多多的兵团职工,同样把坚守的地域当成了“家”,书写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

家国情怀体现于担当。在兵团边境一线,有夫妻哨,有父子兵,有兄弟岗……他们举全家之力,护边境安宁。对此,马军武说:“我们是兵团职工,守水护边是我们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守,谁来守?”第十师186团职工付永强说:“作为护边员,我们就是永不移动的界碑。”第九师161团职工魏德友说:“兵团人的使命就是屯垦戍边,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兵团人用一生践行着戍边守防的誓言,尽职尽责,生死于斯。那些刻着“中国”两字的界碑,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使命担当。

家国情怀彰显于奉献。兵团边境团场大都建在远离城镇的荒原戈壁,条件十分艰苦。“半个百姓半个兵,半碗黄沙半碗风,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万古荒原中”,这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诗化语言,是对兵团戍边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巡边、护林、站哨,是他们终日工作的全部;艰辛、寂寥、枯燥,则是他们平凡生活的日常。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虽然不穿军装、不拿军饷,却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边疆。

如今的马军武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明星”,桑德克哨所也成为旅游线路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他依然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日复一日地坚守在漫长的边防线上。马军武是兵团人的缩影,将忠诚、担当、奉献融入生命的他们,始终牢记习主席“有国才能有家”的嘱托,正在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为边疆安宁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