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这里是我们的战场”

——军事科学院某科研团队重难点课题攻关见闻


■本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赵 杰 通讯员 凌华平

新春时节,中原腹地,寒风袭人。记者走进驻守在大山里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这里“战况”正急——

记者刚进入峡谷内的试验场大门,一股浓烈的硝烟味扑鼻而来。继续前行至观察点,一声炸响,震耳欲聋,视野中顿时硝烟滚滚、黄土弥漫。试验指挥员、高级工程师汪剑辉,迅即对每个警戒点进行安全检查。

随着“警戒解除”指令发出,只见无人机操作手、高速摄像记录员、信号设备操作员闻令而出,第一时间对现场实爆效果进行观测。

“这是武器效应与毁伤评估团队正在开展某型号战斗部试验。”汪剑辉介绍说。当采集到的数据在显示屏上跃动时,多项监测结果宣告此次实弹试验成功。

“如果把国防工程比作‘盾’,那进攻武器就是‘矛’。利用上千次实弹试验来分析‘矛’与‘盾’的含金量,至关重要。”汪剑辉用比喻描述了团队担负的职责和使命。

据了解,该团队长期致力于提高国防工程综合防护能力和武器毁伤破坏效应研究,在相关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利用自主研制的设备,圆满完成多型武器试验任务。

“这里是我们的战场,不能有丝毫松懈。”谈起前段时间完成的某重大试验任务,参与试验的博士吕林梅深有感触。

当时,作为试验任务的主要承担团队,他们借助某工程爆破拆除时机,开展毁伤效应试验,基本掌握了该类目标在武器打击下的毁伤机理和特征。

从试验场返回营区的路上,实习研究人员姜楠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报到时的经历:刚踏入实验室就受领任务,随即收拾行囊前往一线。

“营区的道路还没熟悉,就在外场持续参与试验攻关一个多月。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份光荣。”姜楠说,这种闻令而动、矢志科研的浓厚氛围,让年轻人在科研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磨炼。

夕阳西下,试验车缓慢驶入营区,放眼窗外,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高大挺拔。

记者若有所悟: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种下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它们见证了一代代国防科研人扎根山沟、矢志科研的奉献与坚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