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只有荒凉的高原,没有寂寞的青春——

且听,她们的青春风吟


■姬文志 本报记者 卫雨檬

三月是孕育希望的季节。

微暖的风、湛蓝的天穹、明晃晃的太阳,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浮动着青春的味道。

去年三月,我们曾跟随一群女兵走上高原。一年的时间可谓长又可谓短,她们收获着成长,更经历了挑战。时光如流,她们纯真而诗意的军旅生活,犹如一株株满怀自信蓬勃生长的嫩苗,在又一个明媚季节的召唤下,长成了一座灿烂的花园,装点着单调孤寂的帕米尔高原。

春风慷慨,且听风吟。让我们再次走近这群女兵姑娘,聆听她们摇曳风中的青春故事。

——编 者

三月的帕米尔,仍是冰封雪裹,但绽放在风雪中的青春之花,五彩缤纷。

一年多前,驻守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迎来首批戍边女兵。16个姑娘,大多数是“00后”,平均年龄只有19岁。除2名新疆籍战士外,她们的家乡都与帕米尔相隔数千里。

走进女兵排宿舍,一股青草香气迎面袭来。丛丛簇簇的多肉植物、异香扑鼻的薄荷、含苞待放的丁香……品种丰富、青葱可爱的盆栽,让人顿感温馨与舒适,给铁打的营盘平添一分柔情。

女兵排排长吾丽娅提说,高原缺少绿色,这些花儿都是女兵们从家乡寄来的。

青春如花,不同的青春旅途拥有不同的底色。青春亦如纯白画纸,不同的青春经历描绘出不一样的风景。

这些年轻女兵,从穿上军装那一刻,青春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青春是自信培育出的勇敢

“300米,200米,100米。”训练场上的助威声越发响亮。

来自四川的女兵何文娟一马当先,冲过3000米跑终点,把同组竞赛的男兵甩在了身后。

拿下小组头名,这位女兵的“强悍”令战友们大吃一惊。

一年前,初入军营的何文娟身形瘦小、外表文静,连800米跑都跟不上队伍。连队组织3公里跑考核,战友们一个个从她身旁跑过,她越落越远……

成绩垫底,让天性要强的何文娟失落至极,一连几天夜里都睡不好。

“排长,我的3公里跑不合格,这可怎么办?”终于忍不住,何文娟在宿舍里对排长吾丽娅提哭了。

吾丽娅提拍着她的肩膀:“既然选择了高原,选择了当兵,就要对得起这身军装。勇敢一点,自信一点!”

第二天,太阳像往常一样升起。这一次,阳光驱散了阴霾。

何文娟睁开双眼,脑海里便闪过吾丽娅提的话。从那天起她鼓起信心,“能力不够就用努力来凑”,训练场上时常能看到这个“00后幺妹”挥汗如雨的身影。

2个月后的一天,在外地驻训的吾丽娅提,收到何文娟发来的一条信息:“排长,告诉你个好消息,我3公里跑合格了!”那一刻,吾丽娅提一下子把手机摁在胸前,开心地笑了。

高原训练,需要付出比平原地区更多的努力。为练强腿部力量,每次训练,何文娟都悄悄给自己加码。

“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在小腿绑上沙袋奔跑,相当于加倍负重……”吾丽娅提说,正是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儿,何文娟摘掉了“体能困难户”的帽子,从排尾跑到排头,她跑赢了自己。

去年夏天,半年考核,由于在之前的训练中损伤了膝盖,何文娟左膝肿起馒头大的一个包,平时走路都疼痛难忍。

虽然身体不适,可她脑中始终萦绕着吾丽娅提的话,伤情稍有恢复就参加了考核。那天,她跑得格外卖力,尤其最后1公里时,她在战友的加油鼓劲声中奋力追赶,以13分50秒的成绩创造了女兵排的新纪录。

如今,这个四川姑娘白皙的面庞染上了一抹高原红。

“一年的边防生活,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教我学会了吃苦,懂得了奉献,明白了祖国的分量、军人的价值。”何文娟的笔记本上,记录着高原守防的点点滴滴,也留下了自己青春的模样。

青春是蜕变焕发出的光芒

“新疆离家那么远,能习惯吗?”面对亲人的关心,简诗烜告诉哥哥,“选择了当兵,我不后悔。”

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从绿树繁花到冰峰雪岭,19岁的福建籍女兵简诗烜原先并没想到,自己会到帕米尔高原来守边防。

2018年12月,结束新兵营生活的女兵们从喀什出发去连队,坐在大巴车上看着一路的景象,心也越走越荒凉。

“她们每个人都难免有心理落差。第一个流眼泪的,是简诗烜。”吾丽娅提说,“诗烜是个内心细腻的姑娘,遇到事喜欢憋在心里。但她很少抱怨,在这群女兵姑娘中,她实际上更成熟一些。”

2007年火爆全国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点燃了无数热血少年的从军热情。还在上小学的简诗烜也和2位哥哥一样,在心田种下一个当兵的梦。

就这样,6年间,兄妹3人一个接一个参军入伍。

2016年9月,简诗烜在送大哥简榕去当兵时,在网络上发表了这样一条留言:“离开了,眼角充满了泪水,但必须在父母面前表现坚强,因为父母也和你一样不舍。既然你选择了远方,就要学会坚强……”

下连后训练穿戴防毒面具,简诗烜好几次都因为头发太厚影响了穿戴速度,有一次成绩还垫了底。一向爱美的简诗烜很气恼,回到宿舍自己拿着剪刀,对着镜子就把头发剪成了“男兵款”短发。

军营,让娇气的简诗烜开始了她的蜕变。

去年3月,连队组织专业训练,她被分到了程控传输班,进行同轴电缆焊接。

刚开始练习,简诗烜每次剥线,总将线内的铜丝剥断。班长心里着急,干脆丢给她一根2米的同轴电缆线,让她回去自个儿练。

那段日子,简诗烜的衣服口袋总是鼓鼓囊囊,一边装着钳子,一边装着一把电缆线,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练习。上千次的剥线动作,令她的手腕开始肿胀疼痛。

5分45秒……3分12秒……2分30秒……2分28秒……

就这样分秒必争地“怼”自己,简诗烜终于达到了班长的要求。考核那天,她只用了2分02秒就完成了一对电缆接线网口的转接任务,拿到自己的最好成绩。

去年10月,上级对团里进行拉动考核,机房里只剩下女兵在值班。

演练刚一开始,光缆就突发故障,经过多次倒换尝试,还是无法正常传送业务。

简诗烜临阵不乱,一番冷静思考后,她精准核算出一个代替网口位置,成功将业务代码发送到疏散地域,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那一天,简诗烜又写下这样一句话:“只有荒凉的高原,没有寂寞的青春。”

青春是坚持凝结成的信仰

画面中的刘子睿比在家时多了几分英气,显得成熟不少。看着女儿从部队邮寄来的照片,父亲刘占刚很是欣慰。

“我和家人看的是同一个月亮。”

刘子睿从小到大都是走读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是家里的独生女。当兵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每次想家时,她会望向窗外的月亮。

26年前,刘占刚是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的一名边防战士,女儿刘子睿从小就是听着部队里的故事长大的。

“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去新疆当兵。”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子睿在父亲的一个笔记本扉页看到了这句话。从那时起,她的心中就埋下了从军的种子。

26年后,种子破土、萌芽。

“报告!”一声清脆嘹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身着训练服,帽檐下一双大眼睛清澈透亮,英姿飒爽的刘子睿向吾丽娅提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刚开始,刘子睿被分到话务班学习话务专业。她每次背记电话号码都非常用心,总能第一个背下来,不到3个月就成为优秀话务员。

一天,刘子睿突然接到命令,让她去学习报务专业。从话务转报务,一字之差,可有天壤之别,对于已经熟悉话务工作的她,无疑是个新挑战。

每次遇到困难,刘子睿都会想起她换上迷彩军装那一刻父亲眼角的泪水。那既是一种激动和欣慰,也是鼓励女儿前进的动力。

枯燥乏味的数字,是刘子睿每天都要面对的阻碍。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岗位,白天她跟着大家一起训练,晚上就加班加点学习理论。

有一次,排长吾丽娅提凌晨3点查铺,看到刘子睿还在加班背记,就拍着她的肩膀催促休息。可她依然没有停止,直到达成当日的目标才睡觉。

也有人私下里跟她说:“这么拼命干什么,你这不是憨是啥?”刘子睿却说,如果追求卓越是“憨”,那我宁愿做个“憨人”。

愈坚韧,愈美丽。如今,刘子睿当上了副班长,每天和新兵一起训练,教她们动作要领。这段日子,她正在备考军校:“努力,是为了能够更加长久地守卫在这里。”

暖春·青春

提起同为边防军人的父亲,刘子睿向笔者展示了一件被她仔细收藏在储藏柜最底部的加厚护膝。

新兵训练即将结束,她给家里讲述自己在高原的生活。几天后,她收到了父亲寄来的这件“加急快递”。

父亲刘占刚待人接物总是和颜悦色,可每到阴雨天,他的眉头总是不经意地皱起。后来,刘子睿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年轻时在边防一线巡逻,落下了慢性风湿病。

翻开父亲当兵时的相册,除了父辈们消瘦的身影和黝黑的面庞,就只有用不规则石头堆砌起的低矮平房,旧到发瘪的黑绿色帐篷。

如今,高原第五代新营房已经投入使用,暖气充足,氧气也通到了每个人床头。畅通的手机信号,让边防战士与家乡的距离不再遥远。

“现在我们执勤、站岗都有暖风机,即使气温再低也不会觉得冷。”刘子睿说,不仅如此,每顿饭的餐桌上还有干果、大枣等,营养膳食、科学训练、健康生活等理念,正成为边防军营的新潮风尚。

在帕米尔高原营区,晌午的风已经有了暖意。刘子睿说,她和战友每到周末休息时,都会在宿舍做瑜伽。在这些“00后”女兵心里,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才能更好地坚守荒凉。

曾经,一代代戍边官兵坚守高原,才让这里的冰峰雪岭有了温暖的底色。

如今,有了这群女兵姑娘,这个春天,高原的风会更和煦,高原的风景会更多彩。

图片说明:

图①:有一种青春,就像三月的高原;图②:只有荒凉的高原,没有寂寞的青春;图③:奋力奔跑,成为更坚强的自己;图④:训练出了成绩,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姬文志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