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沧海拾贝


■李良旭

1

1943年,父亲在新四军第七师任骑兵排长。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新四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打得敌人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至今,父亲还保存着当时的一面红旗。燎得焦煳的斑斑血迹至今残存在上面,这面红旗在父亲心中无比珍贵。父亲说,为这面红旗,许多新四军战士牺牲了。看到这面红旗,新四军战士就会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红旗就是号角,红旗就是胜利,红旗就是使命。

父亲说,在一次战斗中,为保护这面红旗,有个名叫王大森的战士英勇牺牲,年仅18岁。还有个名叫陈东水的人,是个山东汉子,他身体壮硕,身背一把三尺多长的大刀。他挥舞起大刀来就像一阵寒风“嗖嗖”地刮过,人称“陈大刀”。一次,“陈大刀”与战友们袭击一座鬼子炮楼。他抡起大刀左砍又劈,敌人倒下一片。突然,他看到一个鬼子端枪正要向高举红旗的战士射击,他飞身跃起,用身体阻挡了飞来的子弹……还有一个放牛娃,新四军解放了他的家乡后,就跑到新四军队部要求参军。首长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叫“放牛娃”。首长看他个子矮小瘦弱,就交给他一面红旗,让他当一名护旗手。他高兴极了,把那面红旗紧紧地护在怀中。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护旗手”高举红旗向前冲锋,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双手还紧紧地攥着旗杆,鲜血染红了他身下的泥土。直到牺牲,大伙也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国庆节来临之际,在昔日的巢无革命根据地,父亲和他的几个老战友,在子女搀扶下来到烈士陵园。他们手捧那面被鲜血染红的红旗,向一个个烈士墓默哀,敬礼。大山无语,清风阵阵。空谷间,人们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2

那一年的秋天,睡梦中的我忽然被一阵深沉、铿锵的声音惊醒。听着从黑暗中传来的声音,我一骨碌坐起来。循声走出屋子,见父亲站在院子里,仰望着苍茫夜空,嘴里念念有词。我问父亲在念什么。父亲和蔼地告诉我,他在背诵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这是当年在抗日战争时期,部队一位老首长介绍他入党时让他看的一本书。战争年代,是主义和信仰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很好奇,为什么这本书有这么大魅力?就问父亲能不能教我背诵,父亲高兴地说,“好啊。”从此,父亲每天回来都要教我背诵《共产党宣言》。一年后,我也能背出其中的一些段落了。

后来,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谈到入党体会时,我说,“还是在学生时代,父亲就对我进行了共产主义启蒙教育,那本《共产党宣言》成为我最早的文化读本。”

许多年过去了。父亲当年送我的那本油印小册子,我一直珍藏着,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都会像父亲当年那样,喃喃背诵一段《共产党宣言》。

3

父亲是穷苦人出身,到部队才开始识文断字。当时在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些当地的游击队队员。其中有一些十七八岁的女同志。这些女孩子经过战火洗礼,显得英姿飒爽,洋溢着青春活力。一次,教员在黑板上写了“爱祖国、爱人民”。在解释“爱”字时,教员解释道,这个“爱”字也是男女之间爱情的爱,就像《诗经》里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就包含着一个“爱”字。

在那里,父亲认识了一个叫姚秀英的女游击队员。当时,她是村里女民兵队长和妇女会主任。别看她年纪不到20岁,却已经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了。有一次,父亲用枝条在地上写了一个“爱”字,问姚秀英这个字怎么读。姚秀英不假思索地张口说了出来,再一看,姚秀英弄了个大红脸。见状,父亲也慌里慌张地不知所措。当一颗爱的种子在彼此心田悄悄萌动后,父亲再也无法平静。他利用战斗间隙,在一张香烟纸背面写下这样一封信:

姚秀英同志:

我们相识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你的勇敢、坚强给了我难忘印象,你就是我要表白的那个字:爱。如果你愿意,等打败日本鬼子,让我们共同建设我们的幸福生活。

李 林

1945年3月20日

没几天,父亲也收到姚秀英用一张香烟纸背面写的一封信,只见上面写道:

李排长:

你的信我已看过。现在,战争条件还很艰苦,等赶走日本鬼子,全国解放那一天再谈那个“爱”字也不迟。

姚秀英

1945年3月29日

从此,这封战火情书成为父亲和母亲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信心和力量。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父亲与母亲实现了当年写在香烟纸上的誓言,共结连理,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如今,共和国走过了70余年的光辉历程。父母都已是90多岁的老人,他们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而他们的爱,在琐碎的生活中,愈发绽放出一种不平凡的光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