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工作投入“心”方法


■国防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团队专家  唐国东

前不久,我接到了基层指导员小王的来电。他在电话中说,结束隔离回到工作岗位后,总感觉心烦意乱、有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很难进入工作状态。听到别人谈论疫情,内心无法平静,总想找个渠道发泄。小王的状态其实是工作投入感降低的表现。工作投入感是以意义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为心理条件,呈现出积极、满足、愉悦、高效的持续状态,其特征为活力、奉献和专注。工作投入感降低就可能带来焦虑烦躁、郁郁寡欢、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在接听疫情防控心理热线期间,有官兵像小王一样,出现了工作时静不下心、没有头绪、注意力转移、心情烦躁等情况。为帮助官兵提高工作投入感,我建议大家在工作中可以尝试以下几方面。

割舍无效信息。对疫情信息可以适度关心,但不能过度关注。过度关注容易诱发焦虑情绪,干扰注意力,引发替代性损伤。建议控制每天了解疫情的时间,不被过多信息影响情绪。在生活、工作中学会做减法,精简朋友圈、微信群,不被周围过度焦虑的人影响,防止“情绪污染”。在工作时,屏蔽无关工作任务的信息,留心对完成工作任务有利的信息。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给自己“赋能”的信息上,而不是“负能”信息上。

营造仪式氛围。仪式感能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和管理自我,实现从被动做到享受做的转变。当我们开始工作时,可以先清理身边多余的物品,只保留必需的工作设备器材;也可以在桌上立个工作提示牌,提醒自己保持专注;还可以在内心设立一个超越自我的标尺,培养分析问题的习惯,设定“工作启动层面的仪式感”。当我们实施一项工作时,可以注意在工作中带入的情感,有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习惯,建立“问题解决层面的仪式感”。当我们陷入迷茫时,可以采用深度自我对话的方式,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设立“自我成长层面仪式感”。在集体合作任务中,可以通过微笑的表情、鼓励的眼神、专注的姿态、加油的手势等激发积极情绪,并传导给其他战友,使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形成团队的互动反馈效应,共同高效完成工作与训练任务。

建构工作意义。用负性的视角看待工作,工作会充满抱怨和压力;用积极正向的视角看待工作,工作就会充满活力与意义。当感觉心理疲劳时,给自己一点儿时间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为了谁?做了之后可以获得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完成任务对我的理想有怎样的支持?”对这5个问题思考后,可以逐步认识到工作对自我成长的优势、工作在岗位链条中的作用、工作带给集体的价值等正向意义。通过赋予工作正向意义获得力量,提升工作专注度,避免心境低落。

合理确定目标。当人们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目标时,全神贯注、忘我投入的状态可以带来满足感和快乐感。在工作时,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挑战目标。挑战目标要清晰化、现实化和可量化,具体的目标有助于督促自我去实现。如果工作时心情烦躁,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可以选择一位情绪平和、高效开展工作的战友,将其作为比学赶超的目标;也可以在自我内心设定一个当日必须实现的量化标尺,作为自我竞争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成功,步步强化,树立信心。

科学分配精力。在安排每日工作任务时,可将需要创新思考、耗费脑力的重要工作内容,放在最具工作效率的时间去完成;将程式化、流程化的工作任务放在次要时间去办理;将其他琐碎事情放在闲暇时间去处理。建议拟制一份本周重要事情日程表和每日工作清单,分别列出必办、待办、缓办事宜,减轻大脑记忆琐碎工作内容的内耗。设定固定宣泄时间,通过跑步、拉单杠、俯卧撑、跳操等运动方式,将内心压抑的情绪和能量释放出来。

引导意识专注。当发现工作烦躁时,可安排5分钟意识专注时间,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发现自己走神,就深吸一口气,把注意力带回到身体内,重新放到呼吸上。不断重复深呼吸,直到走神的次数越来越少,专注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可闭上眼睛,将工作任务视为某一虚拟物体,而你则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检查审视“物体”内部结构特点,进而找出症结和关键点。闲暇时多和自己聊聊天,把自己的内心对话写出来。慢慢你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逐渐加深对工作任务的领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