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顾问:
您好!我是一名连队指导员,我们连里有位战士,性格比较孤僻,不是很合群,连队战友平常也不怎么跟他交流。我找他谈了几次,他自己也觉得很难融入集体,在工作生活中总是处理不好和班里战友的关系,希望我给他换一个班或者换个岗位。请问谢顾问,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如何处理,怎样引导他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某部读者 小王
谢顾问:
您好!我是一名去年刚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入伍以后,发现部队和我的想象差别很大,尤其是对集体生活感到难以适应。我在大学时,和同学、室友关系相处得都挺融洽,但是来到部队以后,无论是和同年兵还是和班长、老兵,感觉都不是太合得来。我是大学毕业入伍的,和不少同年兵有年龄差距,聊不到一起,班长也总觉得我的想法比较多,不怎么喜欢我。部队生活相对单调,加上平常战备训练压力也不小,这让我感到十分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问谢顾问有没有好的建议?
某部读者 小于
小王、小于两位战友:
你们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官兵所面临的问题。军营是一个大家庭,每名官兵都要过集体生活。可以说,军队是集体意识最强、个体融入集体最深的地方了。因此,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否很好地融入这个集体,被集体所认可,是广大官兵保持良好心态的支撑点之一。融入大海的水滴才不会干涸,不论作为连队主官还是普通一兵,都应当重视官兵关系、兵兵关系问题。作为连队主官,应该想方设法让每一名同志都融入到集体之中,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而作为普通一兵,应当主动向集体靠拢,有意识地通过个人努力去融洽人际关系,同时帮助身边的战友,更好地融入集体。
关于如何在军营里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有几个小建议。
1.“玩到一起去”
尝试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读书、跑步、健身、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美术等等,这样除了能够丰富军营生活,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和战友们交流的途径。心理学研究发现,“兴趣爱好的一致性”是影响人际关系的要素之一。可以说,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友谊的“催化剂”。现在,我们许多战士都是“多才多艺”,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士兵更是“身手不凡”。作为连队主官,应当多鼓励战士们培养兴趣爱好,为他们创造培养兴趣爱好的环境和空间,比如组织一些读书、书法、美术等兴趣小组,不定期开展一些球类比赛、歌唱比赛等文体活动,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网游、手游比赛活动,让战友们真正能“玩到一起去”。
2.真诚最受欢迎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真诚的品质尤为重要。心理学家安德森曾经对不同品质受人们喜爱的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受喜爱程度高的品质依次是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和可信。很显然,受人们喜爱的品质几乎都与“真诚”有关。因此,“诚以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效的法宝。在军营生活中,我们也要真诚与战友们相处。你可能会问,我们如何做到真诚呢?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分享”与“倾听”。一是愿意主动地向战友们分享自己的故事、经历和感受,二是愿意耐心地倾听战友们的倾诉。很多时候,倾听比分享更重要。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么你在战友眼里便是一个“真诚”的人,你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3.宽容别人的“不同”
宽容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人人生而平等,同时,人人也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能够尊重、理解、包容身边的人与自己的种种不同,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一招”。比如我们有些大学生士兵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主要是不够宽容,他们或是放不下“大学生”的身段,去和身边学历不如自己的战友玩到一起,或是不能宽容身边一些战友与自己不一样的习惯和爱好等。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宽容,实际上是我们对别人也不够宽容。如果我们能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包容他人,他人也必会尊重、包容我们。部队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地方,我们应该严于律己,但也要学会“宽以待人”。
4.必要时心理干预
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是显著正相关的,人际关系紧张会给战友们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又会反过来影响人际关系。抑郁或是焦虑的人往往会易怒或是沉默寡言,这都不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不佳会使一些战友陷入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又加重了人际关系紧张,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这时,便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存在这样问题的战友跳出恶性循环。作为个人,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要主动向连队反映,寻求连队帮助;作为连队干部,发现连里有受到这种困扰的同志,要主动靠上去,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亲爱的战友,这是我们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愿你们更好地融入军营这个大家庭!
本期执笔:东部战区空军某旅宣传科干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政锦、潘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