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读者之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只要肯动手,就没有修不好的”


■张 池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孟加拉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在巡逻途中,一台车辆突然抛锚,几经修理后仍无法启动。事发地点十分危险,入夜后将面临被武装分子袭击的可能。

情急之下,孟方指挥官想到了中国维和工兵分队。接到求助后,第10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修理技师孙胜利火速赶到。他钻进车底排查故障,不一会儿就爬了出来,微笑着向孟方指挥官打了一个“OK”的手势。看到巡逻车正常启动,孟方指挥官对孙胜利的精湛技术连连称赞。

作为一名入伍18年的老兵,孙胜利曾3次赴利比里亚、1次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此次赴南苏丹已是他第5次踏上维和之路。

“有他在,大家放心。”战友们这样评价孙胜利。

“修理尖兵”并非一日“炼成”。孙胜利至今难忘第一次执行维和任务时的考验。那天,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气温接近40℃。经常施工的几台工程机械车耐不住高温,故障频出。那几台装备孙胜利之前没有接触过,性能也与国内装备大不相同,而且连随车说明书也没有。在闷热的车内忙了一整天,孙胜利还是没有修好。

晚上,孙胜利辗转难眠,回想起刚学修理时的情形:一间小屋,一台装备,拆、装、再拆、再装,就是反复练。

“只要敢下手,就没有修不好的。”第二天一大早,孙胜利就来到工地埋头干了起来。他一条线一条线地捋、一根管一根管地查,没有现成的配件,就想办法“造”,最终将几台装备全部修好。

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以及勤思好学的习惯,让孙胜利一步步成为“技术大拿”。如今,他练就了一套“听音辨位”的绝活——用耳朵凑近故障机械一听,就能“诊断”出哪里出了问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