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海桐参天


■武华民

研究所大院的海桐树,树叶已由嫩黄全部转成了浓绿。高大的树干顶着一团团浓密的树冠,如同在红砖垒就的营区建筑群上,搭建起层峦叠嶂的绿色山峰。

大院单身公寓楼前,到处生长着这种叫海桐的树,一排排长成楼前的美景。洁白的小花满树开放着,远远就能闻到它的花香。

20年前,我还在政治部工作,记得刚搬进一号楼时,楼前的海桐树只有手指粗,一人多高,顶部只有几片树叶。如今,昔日的海桐树已长到二层楼的窗户外,每一株都向四周伸展着无数厚而油亮的枝叶,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听老科研专家讲,上世纪50年代,杨得志的十九兵团从朝鲜战场撤回国内后,这个城外山沟里的寂静大院,曾是兵团机关所在地。后来,这支部队奉命开赴西北大漠,完成了我国首次核试验基地及相关设施的基建任务,大院里的许多海桐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种下的。这支部队奉命撤销后,研究所从北京迁移到这个老营院。

茂密的大树吸引着科研人员,大伙爱惜棵棵树木,又进行了大量的补种栽种,大院里的各种树木相互包容,和谐生长。每每看到海桐树的样子,脑海里顿然浮现出“合抱之木”这个词。在上千棵伟岸的海桐树中,三四个棒小伙方能合抱的树木比比皆是。海桐树高大挺拔,浓密的枝丫间有白鹭在其中鸣叫穿梭。

为保护树木不被损伤,营院管理部门对每棵海桐树自根部往上整齐地刷上了一人多高的白石灰,远远望去,如一排排打着绑腿、雄壮威武的士兵队列。

大院在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时,曾对一些大树进行了移栽。看着一棵棵搬家的大树,我的心里沉思着:在改革大潮中,研究所成为军事科研航母的重要舰队。国防科研任务需要研究所一批批科研专家,离开这个工作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山沟大院,打起背包奉命到其他研究机构,像树一样被移栽到新的土地上奉献绿色和春天。

树长到一定程度需要修剪,防止一些枯枝掉落伤人。高大的杨树春天里杨絮飘飞,管理部门也想效仿别处,对树木进行嫁接改造。周一上班后,看到大院里的一些树木变了模样,老专家们还在会议上提了意见,教育年轻人要爱护树木。

研究所几大骨干研究专业,涉及国家和军队工程防护领域主要研究方向。60多年来,科研人员参加了包括我国首次核试验在内的数百项重大国防试验和军队重大演习活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为前线将士研发和装备了猫耳洞防水工事,解决了困扰战士们的防护难题;在国家数次特大洪水灾害中,所里科研人员研制出的系列抗洪抢险器材,更是为全国人民战胜洪涝灾害贡献了科技智慧……就在不久前,所里又一批专家奉命出征,执行试验研究任务。

我常想,研究所各个专业的科研人员,又何尝不是科研城里相互辉映、协同创新、密切配合的大树,他们为共和国的安危、为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不断创新着遮风挡雨的绿色世界。

见证了几代科研人员从青丝到白发的参天大树,迎接过出征归来的科研将士笑脸的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知识和奋斗者的灵气,它们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越发显得葱郁和苍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